青豆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三章 一字诗与一首诗(第1页)

大观园已落成贾政上书请旨,皇帝恩准贾元春在正月十五这一日回家省亲,国礼在前,家礼在后,回到儿时生活的地方元妃心中也是百感交集,唯一欣慰的就是看见自己的幼弟宝玉能够茁壮成长,替自己陪伴在父母身边,内心也算得到了一丝宽慰。既然是庆元宵那就必然少不了一顿家宴,吃喝不是目的,元妃给姊妹们出了一道题。

行完家礼,尤氏、凤姐等上来启道:“筵宴齐备,请贵妃游幸。”元妃等起身,命宝玉导引,遂同诸人步至园门前。已而至正殿,谕免礼归座,大开筵宴。贾母等在下相陪,尤氏、李纨、凤姐等亲捧羹把盏。如若是平日的筵席上座的一定是贾母,可如今元妃回来了贾母也只能在下面陪侍,所以看起来这好像是贾家的家宴实则仍被尊卑规矩所束缚着。

元妃命传笔砚伺候,她要择几处大观园中最喜欢的景致院落进行赐名。首先撰写了一块匾额,因为此时正殿还没有题写匾额对联,四个字是“顾恩思义”;而后又题写了一副对联“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点,九州万国被恩荣。”既然是正殿就必须要颂圣,感谢皇恩浩荡,感谢皇帝对于贾家的庇护,无上荣光。然后将“省亲别院”命名为“大观园”;“有凤来仪”赐名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赐名“怡红院”;“蘅芷清芬”赐名“蘅芜苑”;“杏帘在望”赐名“浣葛山庄”,还有很多就不再一一赘言了,最后元妃还作了一首诗“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一首诗写毕元妃向诸姐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异日少暇,必补撰《大观园记》并《省亲颂》等文,以记今日之事。妹辈亦各题一匾一诗,随才长短,亦暂吟成,不可因我微才所缚。且喜宝玉竟知题咏,是我意外之想。此中‘潇湘馆’‘蘅芜苑’二处,我所极爱,次之‘怡红院’‘浣葛山庄’,此四大处,必得别有章句题咏方妙。前所题之联虽佳,如今再各赋五言律一首,使我当面试过,方不负我自幼教授之苦心。”宝玉只得答应了,下来自去构思。

贵族人家的家宴与一般人家不同,娱乐为主,吃喝为辅,通常都是吟诗作对、打灯谜、击鼓传花等等。元妃自幼在贾府长大,贵族家的小姐必须要知书达理,虽然元妃自己说不长吟咏那只不过是自谦之词罢了,不然她如何教授宝玉读书识字呢。此番归省元妃也要试一试姐妹们的才情,尤其想要当面考核一下宝玉。其实更深层的意思她也是想要为贾府物色一位未来的女主人,从最喜“潇湘馆”和“蘅芜苑”就不难看出这是元妃的一种试探,因为此两处未来的主人一位是林黛玉、一位是薛宝钗。

();()  姐妹们一人要写一首律诗,而宝玉一个人要写四首。在一众姐妹当中才情各不相同,迎、探、惜三人中,探春出于姊妹之上,算是个中等生,大嫂子李纨也勉强能凑成一首,这里的优等生自然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了,我们重点来看一看她们两位的诗作。

先看宝钗的,匾额名称“凝晖钟瑞”,诗云:“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着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一首诗反映的其实是一个人的性格,宝钗属于外冷内热,永远都是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没有人知道她内心到底想的是什么,而且宝钗无论何时从不冒头,从不争辉。这首诗就是典型的应制文,每一句都在歌颂元春,歌颂大观园的美景,而且在结尾还不忘突出元妃贬低自己,这就是宝钗的性格做事周到沉稳。

再看黛玉的,匾额名称“世外仙源”,诗云:“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黛玉的这首诗和宝钗完全不同,黛玉是什么性格清高自我,在她的世界里最重要的只有她和宝玉,其他哪怕是元妃也无关紧要。这首诗也有对于景物的歌咏,但却没有时时迎合歌咏元妃,在她眼里那根本就不重要,后文说了黛玉今晚安心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元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律应景罢了。宝钗一心在颂圣,黛玉却想着拔得头筹,她真的那么在乎元妃等人的眼光吗?当然不是她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心上人宝玉,她的才情是展给宝玉的,这就是林黛玉。

姊妹们都写完了,只有宝玉还未完成,只刚做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瞥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字改了罢。”

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试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了,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以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宝钗亦悄悄的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一面说笑,因说笑又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开了。

();()  这就是宝钗的“一字师”,悄无声息的完成一系列的动作,然后再悄无声息的走开,其实你会发现宝钗更在意的是元妃看了这首诗以后会不会喜欢,她其实还是在迎合,头脑当中始终有她认为的内个大局,如果此处换成黛玉她绝对不会让宝玉改这一个字,因为在她心中元妃满意不满意根本不重要,只要宝玉觉得好那就行了。所以宝钗心中没有小我而有大格局,她能够迎合整个时代的发展,顺从且不叛逆。所以宝玉对宝钗更多的是尊重而没有情愫,宝玉是想通过叛逆而逃离现实,宝钗却是千方百计地顺应,她心中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她和元春是很像的,如果元春没有成为贵妃她一定像宝钗一样是传统女性的代表。

宝钗走后,黛玉觉得未展其抱负,自是不快。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何不代他作两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处。想着,便也走至宝玉案旁,悄问:“可都有了?”宝玉道:“才有了三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了。”黛玉道:“既如此,你只抄录前三首罢。赶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说毕,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他跟前。宝玉打开一看,只觉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过十倍,真是喜出望外,遂忙恭楷呈上。

相比之前宝钗此一处黛玉和宝玉之间的小互动更有温度,更像小情侣之间的相互帮衬、相互提携。黛玉整晚就想着如何拔得头筹,至于元妃如何根本就毫不在意。除了自己她最在乎的还有宝玉,想着宝玉要作四首担心他忧思过度于是便走过去帮他作了一首,这就是黛玉的“一首诗”。其实他们二人此时并没有很多的互动,就是黛玉走过去帮宝玉写作了一首诗仅此而已。这就是小情侣该有的样子,除了你侬我侬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有彼此,也无需过多言语的表达,你开心我就开心,你快乐我也快乐。黛玉的这首诗最后确实赢得了冠军,而且因为这首诗元妃将“浣葛山庄”改成了“稻香村”,这就是助情人黛玉传诗,我赢不赢不重要,你赢了我就赢了全世界。

“一字师”也好“一首诗”也罢,姐妹子弟各展才情元妃也是颇为满意,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一转眼省亲时间已到,元妃要回宫去了。众人也只能期待下一次相会了。结束了元妃省亲贾府众人又要开始怎样的生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热门小说推荐
末世:反派的我混入了主角团

末世:反派的我混入了主角团

重点主角心情好中立邪恶,心情不好混乱邪恶,主角几乎没有人性,不喜勿入。迟佑死后才知道,原来那个整天嚷嚷着爱与和平的毛头小子是天命主角,注定救世之人,而他只不过是主角一路上的踏脚石反派。因为是主角,所以性格谨慎的他才会忽略对方的威胁。因为是主角,所以他的每一次致命杀招才通通没有起到作用。因为是主角,所以他的手下才会末世反派的我混入了主角团...

全职高手之最强散人

全职高手之最强散人

什么?!孙翔的一叶之秋被压制了?这是什么样的手速,这是什么样的操作技巧?楚星默,你这个大骗子!我冤枉啊,我只是手速快,眼睛好而已,谁知道那家伙那么不经打。楚星默摊了摊手,无奈的说。这年头,说实话都这么难么?他真的没有装B啊!...

重走警途1993

重走警途1993

简介关于重走警途1993这辈子,他要做刑警!这辈子的警途,他不要再留下任何遗憾!边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柳鹏程,为了救一名小学生英勇牺牲,再一睁眼,现自己重生到了还在北方省公安干部学校侦查大专班大三年级实习之前!领章警衔,大五四,狼牙棒警棍,边三轮。伏尔加,拉达,铃木王,小八零,五连。这些大家都还记得吗?...

木叶:我体内有个卡卡罗特

木叶:我体内有个卡卡罗特

作品简介又名反叛的那路拖臭狐狸该交房租我丢,卡卡罗特?九尾炸毛,指着鸣人跳了起来小鬼,今天我就要好好教训教训你。鸣人再次撸起袖子来啊...

女帝:糟糕!本王的郎君们竟是反派!

女帝:糟糕!本王的郎君们竟是反派!

时逢乱世,女帝趁机掠夺疆土,圣女国大盛一时,她的后宫吸纳了东洲各国和北方草原的优秀男儿们,他们或是被和亲,或是被俘虏,都不得不在这深宫中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帝的薄情让大家寒了心,他们也从对手逐渐衍生成了兄弟情深,然而女帝却浑然不知悄悄到来的危险...

毒医转职当影帝[古穿今]

毒医转职当影帝[古穿今]

林淮苏,八流演技,十八线艺人,除了好看一无是处,得罪了人惨遭毁容。林淮苏,江湖鬼医,活死人肉白骨,能阎王爷手里抢人,也能下毒于无形,笑着把你送走。穿越千年而来的鬼医林淮苏,在救护车上把自己的伤给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