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张玉面色严峻地问道:“副总兵,敌我不明,我军作战军士不过八百,是否等待后援,再登岛探寻?”
郑和也清楚,自己所率水师,分散在各地,周围这几艘船虽然是主力,但人手毕竟不足,而登岛作战,又非水师最擅之事,加上倭匪情况不明,冒然前进,必有损失。
“朱将军如何看?”
郑和凝重地问道。
朱能沉吟了下,说道:“倭匪掠我子民,杀我百姓,罪行累累!无论倭匪有多少,我们都应该杀过去!凭着我们的军士与火器,哪怕他们有两千人,也不足为惧!”
“是不是太过冒险了?”
张玉更为谨慎,问道。
朱能凝重地点了点头,严肃地说道:“冒险是必然的,但试想,若是我们的妻儿子女就在岛上,就在倭匪手中,谁愿意忍受?谁愿意等待?多一刻登岛,很可能会多活一个人!”
郑和看向岛屿,抬手,重重地拍打在船舷之上,厉声说道:“登岛,杀倭!”
三月朔日,即初一。
朱允炆在礼部与百官的强烈要求之下,释奠先师孔子。
身着皮弁服,朱允炆御奉天殿,传制遣官,献官领命,摆好祭祀省牲,然后安排祭乐舞生,典仪唱“迎神”,典乐举麾,《咸和》之曲奏响:
“大哉宣圣,道德尊崇。维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纯益隆。神其来格,于昭圣容。”
《咸和》之曲后,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典乐举麾,之后便是《宁和》之曲:
“自生民来,谁底其盛?惟王神明,度越前圣。粢帛具成,礼容斯称。黍稷非馨,惟神之听……”
再后面,还有《安和》、《景和》、《咸和》、《咸和》(均为《咸和》,只是内容不同,非笔误)四曲……
明代对于孔子的敬重程度,可以通过繁复冗杂的礼仪窥见一般,而这,也从某个层面,展示着孔子及其学说的强大影响力。
开帝王祭奠孔子先河的是汉高祖刘邦,但第一个向孔子行跪拜礼的,是后周太祖郭威,第二个帝王便是朱元璋。
现在轮到朱允炆了。
朱允炆对于孔子并没有什么强烈的好感,若不是“前世”朱允炆的功底,自己连《论语》都背不出来,谈什么对孔子的尊重,总不能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走遍天下吧?
但对于孔子的贡献,没有人可以否认。
正如不知谁写在蜀道馆舍壁上的那句话: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这是天下之师,跪拜就跪拜吧。
朱允炆不介意跪拜孔子,以其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而言,给他磕三千个头也不为过。
让朱允炆头疼的是,礼部似乎在用这种方式抵制国子监的革新,也在隐晦地提醒自己,孔子乃是天下之师,你想要动儒学的地位,是绝对不会实现的。
国子监不革新,自己想要复合型人才,那就是痴人说梦。
毕竟,国子监是大明最高学府,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学院,这都改不了,还指望改革地方县学去?
这群榆木头疙瘩,不就是在四书五经之外,加点课外读物,搞点课外实践,至于如洪水猛兽,提防万分吗?
文化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知不知道孔夫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也提倡“尽信书,不如无书”,怎么到了你们这里,怎么就空剩下理论,没有实践了?
不服气,抵制是吧?
朕有的是法子对付你们!
侯府嫡女重生了,上辈子喜欢扶贫,结果却死在夫君与堂姐的手中,重来一世,本不想理会这些宵小之辈,没想到还重设上一世的陷阱,看她谢云舒如何虐渣渣,保护家人与爱人。...
abo年代种田赚钱生子(1214入v,入v当日更三合一哈,可以交易起来了~)天才黑客少女洛河图穿书后成为工具人炮灰废a。书里她是男主的情敌,是女主的青梅竹马,因为太爱女主,于是应女主的请求辅佐男主一路逆袭...
主神空间顶级轮回者吞噬之主陈鱼,吞噬漫威宇宙生命法庭,肉身撕裂宇宙来到神学院,经营一家餐厅,开启一段自由悠闲的任性生活。我是陈鱼,我为自己带盐,偶尔也能咸鱼翻个身!...
前世丑土圆的沈小姐,被渣害死后华丽重生,打脸渣男惩治白莲,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从1981年算起,穿越到英国已经十年了。开始以为能利用重生优势先知先觉,三十岁以前实现财务自由。结果十一岁生日当天,脑海里叮的一声万界杂货铺已开启,请店主接受第一个任务。看来,一个全新的未来开始了...
一个小小的快递员,身负巨债,却在这个纸醉金迷的都市里坚持着自己内心最初的那份执着和底线。他抛的开物质的欲望,却斩不断感情的千丝万缕。最终在红颜的情愫中苦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