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6章 杜甫诗圣(第1页)

杜甫,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诗圣”之美誉。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一个逐渐衰落的士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熏陶,这为他日后关注民生疾苦、以诗抒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生平概述

杜甫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安史之乱(755-763),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早年,杜甫在洛阳参加科举考试未中,随后游历四方,广泛接触社会现实,这一时期的作品多反映其个人抱负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如《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展现了青年杜甫的远大理想和不凡气魄。

然而,随着安禄山叛乱的爆,杜甫的人生轨迹生了根本性转变。他亲身经历了战争带来的苦难,目睹国家破败、民不聊生,这些经历深深触动了他,使其诗风转向深沉悲壮,充满忧国忧民之情。《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他对战乱破坏与民族悲剧的沉痛哀歌。

杜甫中晚年的生活极其困顿,曾流亡多地,甚至一度困居成都,依赖友人严武的帮助,才得以在浣花溪畔建起简陋的草堂,这段时期创作了大量反映民间疾苦、表达自己政治理想的诗篇,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展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却仍心系天下的博大胸怀。

晚年的杜甫,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他的笔触却更加深沉厚重,作品中不仅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有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登高》一诗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

公元77o年,杜甫病逝于湖南岳阳至潭州途中的一条船上,结束了他坎坷而光辉的一生。尽管生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杜甫的诗歌在后世被高度评价,尤其是宋代以后,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的诗作以其深厚的人文关怀、精湛的艺术技巧,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至今仍被无数读者传颂与研究。

二主要作品

杜甫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原有诗文集六十卷,但历经千年,部分作品散失,现存约有14oo余诗歌,这些作品涵盖了各种题材,尤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民生疾苦的诗作为最。以下是他主要作品的概述:

1.《三吏》与《三别》:这是杜甫诗歌中的杰出代表,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则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这些作品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战乱期间百姓的痛苦与分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2.《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诗是杜甫在长安沦陷后,眺望满目疮痍的都城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是其忧国忧民情怀的集中体现。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诗写于成都草堂,诗人借自己的困境反映了广大民众的住房难题,表达了他期望所有穷苦人都能有遮风挡雨之所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他深沉的人道主义精神。

4.《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诗是杜甫晚年在夔州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5.《兵车行》:这诗以征夫之口,控诉了连年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灾难,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是杜甫反对不义之战的强烈呼声。

6.《丽人行》:此诗通过描绘杨贵妃及其兄妹的奢侈生活,讽刺了唐玄宗时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风气的堕落,反映了杜甫对时政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态度。

7.《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壮志凌云、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也是其早期乐观向上、豪情满怀的代表作。

8.《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生。”这诗赞美春雨及时,滋润万物,寓意深远,反映了杜甫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对农业生产的关注,是其自然诗的佳作。

这些作品不仅是杜甫文学成就的见证,也是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瑰宝。它们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独特魅力,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历史评价

杜甫,字子美,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其诗歌成就在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唐代至今日,杜甫的历史评价经历了由初时不显到逐渐被推崇至极的过程,这既反映了文学评价的标准变迁,也体现了杜甫诗歌深邃内涵与艺术魅力的持久生命力。

1唐代及五代

在杜甫生活的唐代,他的诗名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当时,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更受欢迎,而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沉郁顿挫的情怀,在当时可能显得过于沉重,不易为大众所接受。尽管如此,一些文人士大夫如元稹在其《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已经开始高度评价杜甫,认为其诗“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但总体而言,杜甫的真正价值在当时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

2宋代至明清

到了宋代,随着文学批评的展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杜甫的地位开始显着提升。苏轼、黄庭坚等文学大家对杜甫推崇备至,认为其诗“诗史”般的记录了唐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具有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宋人尤其赞赏杜甫诗歌的道德教化作用和艺术上的工致严谨,将其与李白并称“李杜”,并逐渐越李白,成为诗学典范。明清两代,杜甫的诗学地位进一步巩固,被尊为“诗圣”,其作品被视为后世诗人学习的楷模,其诗歌中的爱国情怀、忧国忧民思想和艺术上的炉火纯青,均受到高度赞誉。

3近现代

进入近现代,随着文化思潮的多元化,对杜甫的研究和评价更加深入全面。梁启在《饮冰室诗话》中称杜甫为“情圣”,强调其情感的真挚与深沉。鲁迅先生也曾高度评价杜甫,认为其诗“实录”了时代,是中国文化的一份宝贵遗产。近现代学者不仅关注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更重视其作品中反映出的社会历史内容,以及对人性、道德、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杜甫的诗作因此被视为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

4国际影响

杜甫的影响力远不止于中国,随着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杜甫及其诗歌也开始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2o世纪,杜甫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其诗歌中的普遍性主题和深刻情感跨越文化和时代界限,引起了许多外国读者和学者的共鸣。杜甫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重要桥梁。

综上所述,杜甫的历史评价经历了一个从默默无闻到备受推崇的过程,这不仅是因为其诗歌艺术的卓越,更是因为其作品中蕴含的深刻人文关怀和历史责任感,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杜甫的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激着人们对于美好、正义与和谐的永恒追求。

热门小说推荐
末世:反派的我混入了主角团

末世:反派的我混入了主角团

重点主角心情好中立邪恶,心情不好混乱邪恶,主角几乎没有人性,不喜勿入。迟佑死后才知道,原来那个整天嚷嚷着爱与和平的毛头小子是天命主角,注定救世之人,而他只不过是主角一路上的踏脚石反派。因为是主角,所以性格谨慎的他才会忽略对方的威胁。因为是主角,所以他的每一次致命杀招才通通没有起到作用。因为是主角,所以他的手下才会末世反派的我混入了主角团...

全职高手之最强散人

全职高手之最强散人

什么?!孙翔的一叶之秋被压制了?这是什么样的手速,这是什么样的操作技巧?楚星默,你这个大骗子!我冤枉啊,我只是手速快,眼睛好而已,谁知道那家伙那么不经打。楚星默摊了摊手,无奈的说。这年头,说实话都这么难么?他真的没有装B啊!...

重走警途1993

重走警途1993

简介关于重走警途1993这辈子,他要做刑警!这辈子的警途,他不要再留下任何遗憾!边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柳鹏程,为了救一名小学生英勇牺牲,再一睁眼,现自己重生到了还在北方省公安干部学校侦查大专班大三年级实习之前!领章警衔,大五四,狼牙棒警棍,边三轮。伏尔加,拉达,铃木王,小八零,五连。这些大家都还记得吗?...

木叶:我体内有个卡卡罗特

木叶:我体内有个卡卡罗特

作品简介又名反叛的那路拖臭狐狸该交房租我丢,卡卡罗特?九尾炸毛,指着鸣人跳了起来小鬼,今天我就要好好教训教训你。鸣人再次撸起袖子来啊...

女帝:糟糕!本王的郎君们竟是反派!

女帝:糟糕!本王的郎君们竟是反派!

时逢乱世,女帝趁机掠夺疆土,圣女国大盛一时,她的后宫吸纳了东洲各国和北方草原的优秀男儿们,他们或是被和亲,或是被俘虏,都不得不在这深宫中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帝的薄情让大家寒了心,他们也从对手逐渐衍生成了兄弟情深,然而女帝却浑然不知悄悄到来的危险...

毒医转职当影帝[古穿今]

毒医转职当影帝[古穿今]

林淮苏,八流演技,十八线艺人,除了好看一无是处,得罪了人惨遭毁容。林淮苏,江湖鬼医,活死人肉白骨,能阎王爷手里抢人,也能下毒于无形,笑着把你送走。穿越千年而来的鬼医林淮苏,在救护车上把自己的伤给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