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一章 帝王心术(第1页)

当时的齐军,本身就派系众多。除了太祖起家的老部下之外,还有以尚让为核心的其他义军合并过来的,为数不少的前唐藩镇投降过来的。其中不仅有滥竽充数,到处不分老幼到处抓兵扩充实力的,更有一大批浑水摸鱼、鼠两端的。

其中鱼龙杂混,很多人本就不是一条心。孟楷带着的这十余万太祖皇帝一手带起来嫡系人马,也是这位太祖皇帝最后的本钱。要是这十余万大军丢了,恐怕这个刚出炉的大齐朝,瞬间就会土崩瓦解,自己那位所谓的太祖皇帝,也很难再有翻本的机会了。

而以当时西行蜀中的前唐朝廷,对关东各藩镇基本上已经失去控制的情况来看,天下大乱就在转瞬之间。那些拥兵自重的藩镇,为了地盘和扩充实力而相互攻伐。所谓的皇帝和朝廷,早就没有理会。这也是自己前世,所熟知的正常历史该有的轨道。

按照这位桂林郡王的能力,在原本应该出现的五代十国,绝对会有他的一席之地。可这位老兄在太祖皇帝如此提防,甚至不惜冒险借刀杀人的情况之下还逆来顺受,这是黄琼最看不懂的地方。

当然如果说他面对太祖皇帝,这样绝非隋文帝、唐太宗这样明主的时候。一点都没有在乱世之中,趁势而起做当代刘邦的野心,黄琼也不认为这个可能一点没有。至少同州之战后,那位太祖皇帝已经猜忌到如此地步,换个人都很难继续保持那种平稳的心态。

观其迹于同州,到最终成为大齐定鼎天下第一功臣,再到病逝于西征回途中。从其种种做派来看,他并不是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便为不忠的人。这样的人,能对太祖那种刻薄寡恩的老板死心塌地,至少在黄琼看来是绝无可能。

一部所谓的开国史,让黄琼看的是哭笑不得。这个大齐朝的建立,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是一个偶然中出现的必然。观太祖皇帝进驻长安后,整日里只知道纵情酒色,一遇到事情就昏招迭出的做派,绝对不是一个创业者该有的风范。

倒是那位太子,后来的太宗皇帝,至少看起来要比太祖有能力的多。想起这位太宗皇帝,黄琼突然想起来,这位太宗皇帝自金统五年开始便要易储,改立进长安后所生周王为太子。但从金统五年开始策划,一直到太祖驾崩却也未能如愿。

即便是当年太宗皇帝,为太子时一直在外监军,这位太祖皇帝却依旧没有能够如愿。想到这里,黄琼急忙的打开《太祖本纪》,以及母亲随后给他的《太宗本纪》,将两本书放在一起才愕然的现,其实有些事情往深了想一想就能想明白了。

太祖皇帝终其一生都想要换太子,但直到驾崩也没有能够成功。甚至在位最后五年,军政大权悉数归于太子。其中除了军中势力反对之外,还有一点恐怕就是当初太宗皇帝,虽然在外监军而远离朝政,但却通过多年监军,在军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实力。

甚至有可能大齐最精锐的军队,都已经入太子掌控。而太祖皇帝,多年不出长安三宫一步,对军中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陈州一战暗中做了手脚,却是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太子在军中威望大涨,几乎已经过了太祖皇帝。

关中叛乱平息后,太祖皇帝非但未能废掉太宗皇帝的太子之位。反倒是其心腹大将孟楷,在关中之乱被平息后,被排斥出长安一贬再贬。从掌握大齐实际军权的左军使,贬到山东做了一个手中只有三千老弱残兵,而且精锐被抽调一空的观察使。

尽管灭唐之战中又被重新启用,但其统率多年的老部下,也被拆的七零八落,无一参加入川之战。其在军中的实力,已经彻底的被剪除,再也无法成为单独的势力。而太宗皇帝与桂林郡王带入关中平叛的铁骑,也都是二人统率经过陈州血战,又平定两淮与山东的老部下。

在平定关中叛乱之战中,桂林郡王东征之前留在关中的老部下,也重新回归桂林郡王掌握。但黄琼却隐隐的感觉到,这些精锐回归桂林郡王掌握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实际上应该是落入太宗皇帝掌握之中。

接下来在平定江南、两广之战中,尽管桂林郡王之前所带的军马,都被以拱卫京师的名义留在关中。那位桂林郡王,也被调了一个闲职并未统军出征。可黄琼怎么看,这些都是做给其他在外统军将领看的。

原因很简单,当时南下江南诸军,虽说以当时加封为上阳郡王黄邺所部为主,但各军主将却是有六成,都被换上桂林郡王,也就是太子统率过的老部下。那位太宗皇帝的堂兄原来的老部下,以防备契丹为名全部留在了河北境内。

想到这里,黄琼想明白了所有的事情。这位桂林郡王根本就不是太祖的嫡系人马出身,而是太子暗中布置的一枚棋子。甚至可以说,他敢于无旨斩杀同州防御使,背后站的就是原来的太子,后来的太宗皇帝。

如果之前那位同州防御使,十几封求援信是被嫉贤妒能的孟楷私自扣下。可这位老兄背后站着太子,孟楷就算胆子再大,手眼在过于通天,也不可能全部扣下。朝中迟迟不援军,恐怕就是背后有太祖的影子在了。

而其东征将老部下留在关中,除了太祖皇帝已经对他起了防范之心,将其统率的精锐留在京师之外。更有一点可能是,太宗皇帝就坡下驴刻意为之。用自己实际控制的桂林郡王所部精兵,用来秘密监视长安城内动向,尤其是太祖皇帝嫡系人马。

否则太祖皇帝身边原有的,清一色由其心腹统带的御林八军。怎么会在太子离京之前,突然以驻守长安多年未经战事,恐其重蹈前唐神策军覆辙为名,被调出长安开往汉中驻防。换上桂林郡王在同州带出的万余精锐,改编成御林八军守备长安警戒皇宫。

自己虽然出外监军,是为了手中掌握更多的实力。因为这位太宗皇帝很清楚,他手中单靠桂林郡王这几万军马,将长安控制在手中可以。但是如果对大齐军中其他派系,尤其是手握重兵的几位堂兄,形成足够威慑力,压制他们不敢有异动是不可能的。

对于当时的太子,后来的太宗皇帝来说,周王那个进入长安后才出生。手中既没有军权,更还没有形成自己势力的小屁孩,根本就不是他眼中的对手。而与太祖皇帝一同起家的,眼下皆独当一面和手握重兵的几位堂兄和表兄,才是他未来继承皇位的劲敌。

别说太祖皇帝一旦英年早逝,那几位都已经封了郡王和国公,而且手中握有重兵的堂兄弟,不可能不出现什么异动。就是当时太祖尚且在位,但已经有些尾大不掉的这些堂兄弟,都或多或少的有些不听招呼。

甚至有几个野心勃勃的人,眼中已经盯上了太祖皇帝的位置。至于这个所谓的大齐朝,究竟有没有最后定鼎天下的能力,这些人恐怕不会去想太多。太祖皇帝现在做的皇位。他们这些也一样姓黄,跟随太祖皇帝一同起兵,也一样身经百战的子侄也应该有继承权的。

自己手中没有真正的实力,就算自己顺利即位,这屁股底下的皇位也很难做的稳。而当时大齐朝的军权,可并不完全掌握在朝廷手中。至少后来入伙的尚让就是自成一系的,其所部人马别说当时的太子,后来的太宗皇帝,即便是太祖皇帝也无法完全控制。

至于太宗皇帝的那几位堂兄弟,最少的手中也有七八千军马,多的在三万军马。而如果想要实现天下一统,军权收回来是必须的。但先不说被夺回兵权,这些堂兄弟甘心不甘心。单就当时情况,也不可能将这些统兵将领全部撤换下来。

当时的齐军,本身就缺乏独当一面的大将。前唐投降过来的不可靠,上了战场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不反水。而农民军出身的各级将领,猛则猛矣,但要说谋略那还是两个字算了。连字都不识几个,让他们去读兵书,那还不如要他们的命。

倒是太祖皇帝的这几个子侄,之前与秀才出身的太祖皇帝读过一些书。虽说水平也不是太高,但至少比那些不思进取,只会死打硬拼的将领要强。要是将这些人都撤了,谁还能领兵打仗?

可任由他们手中掌握着大量兵马,尤其是已经开始不听招呼,甚至在战场上有意保存实力的情况之下,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放心。对上位者而言,有些时候需要防范的不仅仅是外人,自身兄弟到了尾大不掉的时候,更加需要提防。

想到这里,黄琼倒是有些明白了前因后果。当初那位桂林郡王去同州劳军,很有可能是太宗皇帝鉴于左军使孟楷,面对紧急情况非但未派出任何援军,还擅自扣押了那位防御使的十多封告急文书。想要利用这个机会,将那位同州防御使收入自己的麾下。

那位同州防御使虽说无赖出身,但是大齐军中一员为数不多的,足以独当一面的勇将。而且所部的战斗力,在当时已经接近一盘散沙的大齐军中,也足以堪称精锐。有这么一支队伍在手,太子至少面对自己那些堂兄弟的时候,手中多一些底牌。

结果没想到,这个家伙在求援不成,干脆直接准备叛变。当时那位桂林郡王出手,估计在出之前,就得到了太子招揽不成,干脆夺其军的密令。否则,动手的时候也不会那么的干脆利落。

737351o

热门小说推荐
官场鹰派大佬

官场鹰派大佬

简介关于官场鹰派大佬本书是畅销书的姊妹篇。与的风格相同。官场文!官场爽文!财文!鉴宝挖宝,家致富!强派人物!鹰击长空!...

苟在四合院捡漏

苟在四合院捡漏

简介关于苟在四合院捡漏张卫国穿越到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是一个战功赫赫的退伍军人,转业成了轧钢厂的一个采购科长,入住四合院,有着随身空间金手指,改变了四合院所有人的命运。天道不公,命运坎坷,一力破之。而看张卫国在这个动乱的年代,书写自己的传奇!...

我在末世赚积分

我在末世赚积分

末世突然来临,毫无准备的江莉就这么直面自家老父亲的死亡异变,孤立无援的她,正在恐慌当中时,无意中竟然激活了一个跟游戏似的交易平台。这一下食物不愁了,只不过这积分的收集让她有了一种捡垃圾的感觉。还有这...

东京校的DK也会被绿茶吸引吗

东京校的DK也会被绿茶吸引吗

直哉「第一次见面,她就戳烂了我的眼睛。我誓要报复她,折磨她,看她痛苦崩溃跪到我腿边求饶。但慢慢的,我竟现她长得还不错,在禅院家一个有好看皮囊的废物女人,如果没人保护,就只能堕落了吧」「愚蠢的堂兄们果然看上了她。」「可看她被别人欺负,我却涌现出很强烈的不爽。她是我的女佣,就算要堕落到那种地步,也应该由我来做才对吧」「所以我佯装路过救下了她,她第一次冲我笑,梨花带雨的脸上轻柔的笑像月下银光点点的白山茶。我想,如果她更听话一点,不再做错事,也不是不能让她母凭子贵,可她竟又用小刀狠狠刺进我的脖子,逃走了。」夏油「那是个黏湿湿的雨夜,我刚做完任务,在脏乱的巷道里碰到了她。她丢了一只鞋正拎着和服下摆艰难逃跑,身后追兵不断。她逐渐黯淡的眼睛在看到我时瞬间变得明亮,像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般满脸是泪地央求我,求一定要帮她。」「我同意了。」「京都那个禅院家的小少爷找人找到疯,悟,硝子,七海灰原他们也都不知道。」「没人现她就藏在我的寝室里。」五条「杰最近有秘密。」「除了苦夏外,他还在寝室偷偷藏了个人。是个田螺姑娘唷,会帮他洗衣,整理房间,还会细心替他准备任务途中的便当。」「我们是挚友的...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家父朱棣,未来的永乐大帝,祖父父朱元璋,现在的洪武大帝。两位级卷王,建个厕所都要亲自规划的工作狂魔。一位一统山河一位建立永乐盛世。穿越成朱高炽,未来的太子,感觉自己也得留下点什么,于是决定从工业革命开始。咔嚓咔嚓。铁轨上,列列火车装满了煤,从草原上运往全国各地。呜汽笛声响起。港口,铁甲轮船开动世界。哒哒哒。军靴整齐的脚步声,士兵们扛着自生火铳,铳口明亮亮的铳刀,反射的白光让人睁不开眼。这是咱的的大明?朱元璋揉了揉眼睛,不敢置信。好像是吧。朱棣不太肯定,迟疑的说道。炽儿,又是你做的好事。...

三国之群雄逐鹿

三国之群雄逐鹿

他,穿越至三国成为八岁孩童被童渊收养,与赵云,张任和张绣称兄道弟,于洛阳凭借卓越的见识获得蔡邕赏识,并成为蔡邕的门生,在虎牢关之战与吕奉先大战两百个回合,从此声名鹊起。他麾下谋士猛将无数,能与当世枭...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