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一天张老师小妹邀请巴娃和几位同学一起去她家写作业。
农村人节省,不到吃饭不舍得开电灯,孩子们从小知道,放学回家就把大椅子小板凳搬到外面写作业,赶上雨雪天呢,就在廊下,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日光。
几个人一顿搬弄,张老师家门口便哗啦啦摊了一大堆椅子板凳。童年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小伙伴放学后相约一起写作业。大家一边写,一边聊,太阳跑得很快,快乐的日子过得很慢,直到头渐渐低了下去,眼睛凑着书本也瞧不清字了才罢休。可是小家伙们也学会了一项学习的生存本领,总能赶在太阳下山之后天儿黑透之前把作业写完。
远远地,一晃一晃,一个人影从路口渐行渐近,大家知道那是张老师从学校回来了,大家慌地背起书包作鸟兽散。张老师小妹为了赢得大家的友谊开始支付代价——正一个人一趟一趟往家里搬椅子板凳。巴娃斜挎着瘪瘪的书包,顿了片刻,还是硬着头皮陪着张小妹一起搬,心里想着张老师走路慢,只要搬快点儿,还是可以不用遇上的。搬快点,再快点,两个女娃几乎是走着进屋、跑着出屋了,张小妹也害怕哥哥回来骂她。当最后一只小板凳送进屋里的时候,张老师来到了门前场院口。巴娃低着头轻轻叫了一声“张老师”,便快跑开了,心里祈愿张小妹不要被骂就行。
巴娃一路跑回了家,心里怦怦跳个不停。直到夜晚家人围坐,灯火可亲的时刻到来,巴娃才渐渐忘却这件事情。
第二天放学之后,巴娃在大门口写作业,屋后伟家的院子里孩子们正玩作一团,呼喊声、笑闹声此起彼伏。虽然伟妈是个刻薄的女人,但是她家是二层楼房,房子好看,连带门前的场院也好看,不仅铺的是干干净净的水泥地,而且周围还围了一圈半人高的水泥墙,那是孩子们多么快乐的游乐场。
“这女,你怎么不到后面玩?”从门口塘洗菜路过的才妈妈腰里夹着湿淋淋的菜篮子,笑嘻嘻地问,“后面那么多小孩子在玩呢。”
巴娃看看她,叫了一声“大嫂子”,心里惦记着就不能把篮子离身体远点吗?可是骻部顶的角度刚刚好,水沿着篮子底部往外流,衣服会沾湿,但不会淋湿。下面几户人家都是一个祖宗下来的,巴娃年龄不大,辈份不小,跟屋后的伟爸、村后的才爸都属平辈,他们喊巴娃爷一声小爹,喊巴娃爸一声大大(叔叔),巴娃和弟弟自是称呼他们大哥大嫂。大哥们不当回事,大嫂们却心不甘情不愿,每每听到都不高兴。所以才妈妈嘴里嘀嘀咕咕地走开了,“这孬包女——”下交洗衣洗菜经过,她还是会逗留、歇歇脚、拉两句家常。
“我也想去玩,”巴娃心里想,“但是我要先写完作业,他们写作业快,我写得慢……”
“红哎——家来吃饭罗——”随着村里一声嘹亮的妈妈喊回家吃饭,其他的妈妈也不甘落后相继喊开了,巴娃妈听见别人家在叫小孩,也赶紧扯着嗓门叫唤:“妹呐——我宝也家来吃饭罗——”尽管她的饭还没有做好。但是不管怎样,巴娃今天出去玩的想法算是泡汤了。往往第二天又是如此。
“死女,饭快好了,去二亩叫你爸爸回来吃饭啦。”巴娃妈一边往灶台里添了一根柴,一边撩起围裙给玩得满头大汗的弟弟擦汗。
巴娃只得收起还差那么一点点就写完的作业,往田里走去。太阳早已下山,一块一块的田,本来形状不一,却在日暮笼罩之下模糊了边界,一条条田埂仿佛变得更宽阔了。巴娃自由地走在从小走到大的田埂上,她熟悉每一条田埂的弧度,熟悉田埂上每一条挖开通水的小沟。她用脚故意使劲踢踏已退居两边的野草,她用手故意揪起长在旁边的狗尾巴草的毛,她天真无邪,她勇敢无畏,她要去找的是她心里最厉害的人,她的爸爸。即便天黑了下来,即便往家相反的方向走去,也是不怕的。走过自家的七分田,穿过隔壁小哥家的亩三,再走上一条板车路,路过汪小田家被路劈成两半的稻田。远远地,巴娃看见了一个人影还在田里劳作,他蹲在田里,一时起身,一时蹲下,慢慢往前,一垄一垄。
“爸爸——”嘹亮的声音响起,巴娃叫道,“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哎——”爸爸一听就知道自己的孬包女过来了,“还有一垄就完事了。”
“那我帮你,怎么搞?”巴娃自告奋勇。
“不用,不用,”爸爸阻止巴娃,笑着说,“给瓜掐苗,是技术活,你还不行。”
“那我坐旁边看着。”巴娃也不坚持,就傻哈哈地坐在旁边的田埂上。手里攥着个土疙瘩,左手扔右手,右手扔到左手,敲敲打打,整碎了就再来一块。爸爸往前走,巴娃就动动屁股也挪个窝坐着。从小到大,看着爸爸干活,从来不觉得累,爸爸总能把农活、家务活干得饶有兴味。
瞅着爸爸把长长的瓜藤一牵,捋直,再弯腰一打量,多出来的一根枝条,用大拇指一掐,一根绿油油的瓜苗就被爸爸残忍去除。有些上面都已经顶着一朵小黄花,甚至拉扯着一个毛茸茸的小西瓜了。
“都长瓜了,为什么要掐掉?”巴娃有些不解地问。
“长不大。”
“怎么长不大?”
“一根藤上只能长出一个好瓜。”爸爸耐心解释,“多出一个瓜,营养跟不上,还连累那一个也长不出来。”
“那你为什么不掐掉那一个?”巴娃为那扔进旁边小沟里的小瓜鸣不平。
“那个是长在主藤上的,营养供得上。”爸爸向来好脾气,对孩子的问题总是有问必答,“你没看见,旁枝上的瓜更小一些吗?”
“那……”巴娃,眼睛搜索,往前跑,再搜索,想找到一个更大一些的旁枝上的瓜,她已经能很好地分辨出爸爸要掐掉的部分了。突然,她看到了,“爸爸,你看——”
巴娃爸很有耐心,真跑去看,然后笑了,伸出手果断地掐掉了那主藤的尖儿,“知道为什么吗?”
巴娃摇了摇头。
“这根主藤没好好长瓜,尽忙着爬藤了,所以瓜小,那就支持一下旁边的小家伙吧!”爸爸笑了笑,接着说道,“谁有本事,留谁。”
巴娃听了很得意,晚风吹过脸庞,夜空中的燕老鼠(蝙蝠)已经开始在头顶上狂欢,它们如一只只魅影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横冲直撞,却永远毫无伤。
“对了,”爸爸说,“刚刚遇到你们张老师的爸,他夸你了。”
“啊。”
“说张老师在家里说你懂事,”爸爸淡淡地说,掐完最后一根西瓜藤,慢慢直起腰来,“说别人小孩到家里写作业,写完就跑,你知道把人家椅子板凳再搬回去……”
“这是懂礼貌的表现,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个好孩子。”爸爸不无骄傲地补充着说,拉起巴娃的手,父女俩一高一低地往家里走去。巴娃不知道这是晚春,还是初夏,只觉得这风更舒适、更温暖了,牵着爸爸的大手,巴娃一边走一边蹦,头上的小辫儿也仿佛夜空里低飞的小生灵,为这已经到来的幸福时刻欢呼。哦,已经闻到了家里饭菜的香味。
取得了张老师的信任,等于获得了所有同学的喜爱。
从此,巴娃每天帮助老师抱作业,作业,收作业,抄作业……那时候没有额外的练习题,只有一本书和一个抄字本。为了加强练习,张老师会手写一些习题,第二天就让巴娃用粉笔抄写在黑板上,抄一面擦一面,下面的同学紧紧地跟着,比巴娃抄得慢太多就会被擦掉。
日复一日,巴娃越来越熟悉张老师潦草的字迹,巴娃的粉笔字也写得越来越溜,支撑黑板的小手指第一关节磨出了厚厚一小块茧子,但是巴娃在班级里的地位却与日俱增。同学们都喜欢巴娃。
简介关于穿越后儿子科举她写话本(无系统,无金手指,无极品,无cp。)李遇很厉害。小时候留守生活使她更渴望家,更渴望过上财富自由的生活。后来她凭自己努力写小说终于有了自己的小房子,小车子。李鱼很倒霉。小时候失去亲人成为孤儿的她,长大后嫁给了村里林家二小子,眼看日子过得去了。却在23岁的时候守了寡,自己一个人拉扯大四个孩子。好不容易孩子大了,她被磕到了头,人给磕没了。当李遇成了李鱼又当了奶奶该怎么办呢?她不是轻易认输的人,所以她写话本,帮助支持儿子做生意考科举,教女儿手艺。(无cp,家长里短,慢节奏。)一句话,就是成为古代的话本大神...
简介关于女尊穿越千年来爱你洛书某天因喝的太多,突然开始了一个奇怪的梦,直到有一天梦里的人意外去世,她的心动摇了,在一个道长的帮助下她来到了梦中之人的世界,还有一个十分给力的金手指。她就想陪着他,尽自己所能让他平安的度过这一生。殊不知,他只是自己的执念而已。...
简介关于农门福星靠种田家致富江小花一朝穿越到大青山村,没有金手指,只有家长里短,看她如何带领大家家致富,并穿越千年遇到她的所爱,成为他的心尖宠。...
简介关于惊!弃妃劈腿战神后只想种田Vs时逢战乱,大燕国分崩离析,民不聊生。火系女魔头风染画穿越到古代,被强行盖官印文书,充当军妻,婚配邋遢军汉。可笑的是掳她至边关,随意安排婚配的竟是原身相公韩王。她势要把绿帽子进行到底,放下豪言,收集天下美男来种田。自此,她带着一双儿女,手持一本破书穿梭九方秘境收集粮种,开启制火药土炮弹炼铁铸刀剑种植五谷药园修建城堡。男二元野神色淡漠却又隐着病态的偏执可就算我不能得到她她也不能是别人的,不能。男三越牧云风淡云轻你我婚约乃长辈定下,彼时,你还未出生,切不可因此事扰了心神。我就陪着你建城御敌,教化荒民。谪仙一般的清冷韩王像个无赖般娘子,我这秧苗插的多齐整。娘子,我新挖的鱼塘有五亩地。娘子...
简介关于代母休夫!异世归来后嫡女杀疯了因为一个预言,穆染歌被人换命了!一朝被穿越女夺舍,她被迫穿到异世漂泊了七年之久。直到穿越女被亲妹和嫡母设计害死,她才有机会换回自己的命格。涅盘重生归来,睁眼却被父母和妹妹送上了断头台。彼时她才知道,原来生她养她的嫡母根本就不是自己的亲娘,而是二十年前就被凤家除名的双生孽女。恶毒姨母竟以假乱真霸占主母之位多年,凤浅刚睁眼就杀疯了!这回,凤家祖上留下的丹书铁券不会救穆家任何一人,而是被她用来换取了一纸休书。你以为是换她与渣男的婚书?不,是天之骄女代母休夫!母族被迫抄家流放?左手王府,右手国库送族人低调出京。不料刚扭转死局,却现穿越女死前给她埋下了巨雷,还妄想利用情蛊血咒术来控制她的身体?原来穿越女夺她舍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阴谋又如何,且看预言中那个凤逆天下的天命凤女会如何反杀!七年异世涅盘,嫡女归来时,轻舟已过万重山。看着早已杀红眼的巾帼美人,某腹黑死对头挑眉勾指小野猫,过来给你顺顺毛。美人蹙眉喂!说好了只是合作,老是眉来眼去做什么?死对头却笑因为本王觊觎你已经很久了。...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来大明第十年,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燕王府中,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时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标薨。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朱棣可恶至极!没想到竟是本王亲手送他上位。朱元璋老四是个好孩子,把大孙给咱送来了。朱英日月光辉之下,皆我大明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