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温投降了唐朝,得到的恩宠的确是让人眼红,不过这也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现在黄巢的势力已经越来越小,败亡已经成了定局。所以他手下的一些大将也开始人心思动,想要求个好前程了。例如华州刺史李祥,这个人看朱温投降了,唐王朝给的待遇很不错,反正这绝对比跟着黄巢打游击强得多啊,所以李祥也准备投降,但是这个家伙保密工作做得不太好,最终还是没成事。话说黄巢知道了朱温投降之后,大骂朱温忘恩负义,还将朱温当年的丑事抖搂出来,叫他泼朱三,大骂偷锅贼。但是骂完了,出气了,他还是要面对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形势,长安东北的门户已经没有了,河中和河东唐军随时可能威逼长安。此时他还不算昏庸,秘密派人监视在外的大将一经发现有叛变的迹象,立刻禀告。而刚刚我们说李祥保密工作做得不好,就是在这里,他想投降的事情还没有开始实施,就被黄巢知道了,出了朱温那事之后,黄巢正想杀鸡儆猴,这就有一只鸡自己把头送上来了,那还客气什么,直接拉出去砍了。然后让他的弟弟黄邺做了华州刺史,继续驻守长安东面的门户,关键时刻还是亲兄弟靠得住。总的来说黄巢当时的势力还是比较强的,最起码一两个藩镇的兵力根本拿不下长安,所以远在四川的昭宗让当时负责全国招讨事宜的王铎传谕天下兵马收复长安。当时各地藩镇也不是傻子,一看黄巢马上就完蛋了,俗话说墙倒众人推,现在谁都想来抢夺一把胜利果实,将来迎接昭宗回来也能赚取封赏和名誉,这些都是政治资本。但是就在天下兵马集结的时候,平卢留后王敬武却坚持不发兵,当时的平卢已经投降了黄巢。黄巢虽然已经逐渐势微,可是这个王敬武不知道是真的想要为黄巢尽忠还是想要拥兵自重,或者有其他打算,反正就是不出兵,后来王铎派谏议大夫张浚(这个人大家也留意一下,后面也发达了)去劝他,毕竟能够拉一个战友比多一个敌人要好。张浚到了,王敬武因为已经接受了黄巢的官职,干脆面子工作也不做了,也不出来迎接,选择了无视。张浚到了城里直接劈头盖脸的说道:“你是天子的册封一方藩镇,是大唐的臣子,却怠慢皇帝的使者,你不效忠皇帝,那你怎么让你的部下效忠你!”听了这话,王敬武立马接受了诏令,其实我觉得王敬武一直等的就是张浚所说的:“公乃天子藩镇”,这一句话。这句话就相当于给王敬武定性了。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你现在要是好好听话,接受天子的命令,那么你还是大唐的臣子,之前就算是你投降了黄巢,一盖既往不咎了。而像王敬武这些从大唐投降黄巢的大将们最怕的就是黄巢不行了之后,昭宗找他们秋后算账,现在有了张浚这句话,算是为他们投降黄巢这件事情定了性,而且张浚是天子使者,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天子的意志,所以王敬武的态度前后反差才会这么大。随后王敬武又开导他的将士效忠正统,跟着张浚向西进逼长安。而朱温投降了王重荣之后,这件事还没完,黄巢不希望自己的东北直接暴露在唐军的进攻之下,他需要一个地方作为缓冲,因为北面和东北方向的唐军势力比较强大,也是黄巢的一大对手。而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朱温的私恨,于是他决定派人攻打同州,河中等地。王重荣看的还是比较清楚的,之前有西面为他吸引火力,他围困同州,这才得胜,但是一旦黄巢将主力对准他的时候,他也不一是对手,而且现在虽然天下兵马聚集长安,但是想要彻底迅速的战胜黄巢可能还有点麻烦。而此时杨复光,就是曾经把朱温从邓州赶回来的那个家伙,此时也在王重荣这里一起防守长安东北方向。他在这个时候像王重荣推荐了一个人,说只要此人前来,黄巢不足为虑。这个人就是李克用,人称独眼龙,这个人是个沙陀族人,现在手下数万沙陀精锐,实力强劲。至于李克用的详细信息,以后还会专门说,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是李克用和河东节度郑从谠之间有矛盾,想要让李克用勤王,必须先说通郑从谠不搞破坏使绊子。因为之前李克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就想去关中勤王,结果被郑从谠半路截了回去。不过在当前一致对付黄巢的伟大旗帜下,为了统一战线的胜利,只能委屈郑从谠暂时放下个人荣辱。而郑从谠这位同志政治觉悟还是很高的,当时的负责全国军事的诸道行营招讨使王铎发话了,他自然不能不给面子,于是让李克用带四万沙陀精兵经过河东,进入关中威逼长安,而因为李克用的出色表现,当然也是一种笼略人心的方式,册封李克用为雁门节度使。而就在此时华州李详旧部集体造反赶走了黄巢的弟弟黄邺,然后推举王遇作为首领,王遇和这些军队军官的意思那自然是投降大唐,效忠正统,所以他们占据了华州之后,便投降了王重荣,皇帝知道后,便封王遇为华州刺史。李克用到了河中之后,黄巢的确是有点担心,因为“鸦军”(因为李克用的部队身着黑衣,像乌鸦一样,所以称为鸦军)的实力他还是领教过的,所以先是用财物诱惑李克用,并且下诏赐给李克用官职,但是李克用接受了财物,却把财物分给了将士,然后将黄巢的诏书一把火烧了,然后渡过黄河,驻扎在同州,和朱温有了那么一丝交集。不知不觉,来到了中和三年,公元88年,刚开春,李克用就带着他的沙陀精锐开工了,大将李存贞在沙苑击败黄巢的弟弟黄揆,不久李克用进驻沙苑进逼长安。开门红,昭宗很高兴,任命李克用为东北面行营招讨。二月十五,李克用会和河中、易定、忠武等军队,在梁田陂和尚让的十五万大军展开激战,从中午打到晚上,黄巢军死伤数万,双方尸体绵延三十余里,最终的结果是尚让大败持续后撤。但是就在此时,黄巢却耍起了阴谋,带着大军偷袭了华州,华州刺史王遇不敌逃走。
华州是向东出长安的一条要道,黄巢现在占据这里战略意图昭然若揭,这一点李克用等人自然也很明白,所以等到黄巢回到了长安,他立刻带兵围攻华州,但是没想到黄邺和黄揆守城还是有两手的,一时间也攻不破。而此时的黄巢经过一系列的惨败,特别是尚让在梁田陂一战的溃败,基本上主力已经损耗殆尽,无法再发动大规模的战斗,他已经渐渐的看清了自己所面临的局势。如果说之前被围的时候,他想要为自己留条后路的话,对于保有长安周边的地盘和打退大唐军队围堵抱有一丝幻想的话,那现在已经全部被安全撤离所取代。眼看着东西北三个方向都不行了,那就只好朝南走了。于是派了三万人驻守蓝田,把守这个朝南的要道,留一条后路。可是华州被围,也不能不救,于是让尚让带兵去救援华州,但是在半路上被李克用和王重荣伏击了一下,退回了长安。但是李克用还是不想让黄巢好受,暗地里派人潜入长安城,焚毁黄巢积累的财物,杀掠黄巢的人马,整的整个长安人心惶惶,黄巢也一心想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但是在他的心底其实还是有那么一丝的幻想。现在的黄巢已经是困兽犹斗了,垂死挣扎,他从长安退离已经成了定局,而且在这一系列的军事活动中,虽然朱温在记载中出现的频率很小,但是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这里的每一次战役,只要是有河中王重荣的那自然就有朱温的一份,所以朝廷下了一个诏令:“朱温被封为宣武节度使,只要等到黄巢退出了长安,就能去上任。”这一下子就成了藩镇长官。不久李克用攻下了华州,随后又带着忠武和河中等军在渭南和黄巢交战,一天交战三次,三次黄巢都战败,而此时义武、义成军也纷纷赶来,黄巢被赶回了长安。四月初八,黄巢已经被团团包围,李克用率先进入了长安,黄巢巷战不利,无奈之下,在他的心中那一丝的幻想至此也破灭掉了,他终于要退出长安了,一把火烧了宫殿,长安城大火,黄巢带着余下的残部从之前规划好的蓝田逃了出去。但是唐朝的军队就在后面,紧追不舍,为了甩脱追兵,黄巢还不糊涂,命令将随身携带的珠宝丢弃在道路上。这一招果然是起了作用,在后面的追兵原本还想着一鼓作气拿下黄巢,但是看到路上的财宝,那里还走得动,都忙着在路上抢夺珠宝,谁还去追击黄巢。而也就这样,黄巢这才得以逃脱。黄巢率领大军出蓝田入商洛山,最后挺进中原,在中原又开始掀起了一场腥风暴雨,至此唐军和黄巢军交战的阵地又从关中转移到了中原,而黄巢的对手也发生了变化。黄巢赶走了,我们也要分析一下,黄巢为什么会被赶走,读史书要是只看个热闹,那纯属白读,咱们在看史书的时候也要学点东西,汲取点经验教训。黄巢退出长安的直接原因毫无意义就是李克用的沙陀骑兵的到来,这一支生力军至少将黄巢退出长安提前了半年以上的时间。那他退出去的根源在哪呢,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析一下,首先就是黄巢初来的时候势力强盛,关中大乱,皇帝逃难,长安禁军四处逃逸,主要逃奔西、东和东北部。但是黄巢没有趁着大唐乱作一团的时候,尽力扩大战果,没有做到斩草除根。这些他所放过的士兵,后来都是讨伐他的主力。其次,黄巢攻克长安,周边各镇纷纷投降,这样的大好局面,黄巢却不会利用,不能进行有效的笼略和进行势力整顿,进行一定的掌控,致使后来这些投降的藩镇纷纷背叛他,最终把黄巢政权送进了坟墓。然后,在黄巢攻占了长安后,上进心缺乏,沉迷在富贵荣华的幻影中,渐渐不能自拔,失去了刚开始的革命性和斗争性,大小官员争权夺利,目光短浅,不能真正的施行国政方针,没有恢复经济的政策。觉得天下已定,可以纵情享受了。但是实际上他却是危机四伏,只是被大齐强盛的假象掩盖了而已。最后一点我认为绝对比较关键的的一点,那就是没有趁机追上灭了唐昭宗,然后杀了光李氏族人(这一点非常难做到,我就是假想一下!)。要是那时候,唐昭宗死了,天下各镇必然大乱,或者私立皇子为王,或者直接改旗易帜,自立为王,这样一来五代十国的局面可能要提前十几年(不过那时候也绝对不是什么五代十国了,或许是十代二十国了),但是真到了这样的乱世,黄巢或许更有一番作为。不过就算是那样的局面不出现,那么大唐失去了精神领袖,必然让一些手握重兵的藩镇节度,蠢蠢欲动,根本拧不成一股绳讨伐黄巢,倒是有可能被黄巢各个击破。但是历史无法假设,黄巢的退出长安,是他自己的悲剧,也是千百年来一次次农民起义的悲剧。我们分析的虽然是黄巢逃离长安的原因,其实这个完全就可以当作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因为撤出长安的黄巢已经没有多强的实力了,面对一般的大唐官军,这一支农民军队必然要被扑灭。黄巢或许在离开长安的时候,还想着将来卷土重来,但是我们知道他这一生再也没有机会策马长安了!(未完待续)
简介关于穿越后儿子科举她写话本(无系统,无金手指,无极品,无cp。)李遇很厉害。小时候留守生活使她更渴望家,更渴望过上财富自由的生活。后来她凭自己努力写小说终于有了自己的小房子,小车子。李鱼很倒霉。小时候失去亲人成为孤儿的她,长大后嫁给了村里林家二小子,眼看日子过得去了。却在23岁的时候守了寡,自己一个人拉扯大四个孩子。好不容易孩子大了,她被磕到了头,人给磕没了。当李遇成了李鱼又当了奶奶该怎么办呢?她不是轻易认输的人,所以她写话本,帮助支持儿子做生意考科举,教女儿手艺。(无cp,家长里短,慢节奏。)一句话,就是成为古代的话本大神...
简介关于女尊穿越千年来爱你洛书某天因喝的太多,突然开始了一个奇怪的梦,直到有一天梦里的人意外去世,她的心动摇了,在一个道长的帮助下她来到了梦中之人的世界,还有一个十分给力的金手指。她就想陪着他,尽自己所能让他平安的度过这一生。殊不知,他只是自己的执念而已。...
简介关于农门福星靠种田家致富江小花一朝穿越到大青山村,没有金手指,只有家长里短,看她如何带领大家家致富,并穿越千年遇到她的所爱,成为他的心尖宠。...
简介关于惊!弃妃劈腿战神后只想种田Vs时逢战乱,大燕国分崩离析,民不聊生。火系女魔头风染画穿越到古代,被强行盖官印文书,充当军妻,婚配邋遢军汉。可笑的是掳她至边关,随意安排婚配的竟是原身相公韩王。她势要把绿帽子进行到底,放下豪言,收集天下美男来种田。自此,她带着一双儿女,手持一本破书穿梭九方秘境收集粮种,开启制火药土炮弹炼铁铸刀剑种植五谷药园修建城堡。男二元野神色淡漠却又隐着病态的偏执可就算我不能得到她她也不能是别人的,不能。男三越牧云风淡云轻你我婚约乃长辈定下,彼时,你还未出生,切不可因此事扰了心神。我就陪着你建城御敌,教化荒民。谪仙一般的清冷韩王像个无赖般娘子,我这秧苗插的多齐整。娘子,我新挖的鱼塘有五亩地。娘子...
简介关于代母休夫!异世归来后嫡女杀疯了因为一个预言,穆染歌被人换命了!一朝被穿越女夺舍,她被迫穿到异世漂泊了七年之久。直到穿越女被亲妹和嫡母设计害死,她才有机会换回自己的命格。涅盘重生归来,睁眼却被父母和妹妹送上了断头台。彼时她才知道,原来生她养她的嫡母根本就不是自己的亲娘,而是二十年前就被凤家除名的双生孽女。恶毒姨母竟以假乱真霸占主母之位多年,凤浅刚睁眼就杀疯了!这回,凤家祖上留下的丹书铁券不会救穆家任何一人,而是被她用来换取了一纸休书。你以为是换她与渣男的婚书?不,是天之骄女代母休夫!母族被迫抄家流放?左手王府,右手国库送族人低调出京。不料刚扭转死局,却现穿越女死前给她埋下了巨雷,还妄想利用情蛊血咒术来控制她的身体?原来穿越女夺她舍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阴谋又如何,且看预言中那个凤逆天下的天命凤女会如何反杀!七年异世涅盘,嫡女归来时,轻舟已过万重山。看着早已杀红眼的巾帼美人,某腹黑死对头挑眉勾指小野猫,过来给你顺顺毛。美人蹙眉喂!说好了只是合作,老是眉来眼去做什么?死对头却笑因为本王觊觎你已经很久了。...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来大明第十年,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燕王府中,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时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标薨。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朱棣可恶至极!没想到竟是本王亲手送他上位。朱元璋老四是个好孩子,把大孙给咱送来了。朱英日月光辉之下,皆我大明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