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辑我们说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张莉:您开始写作时已是中年,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您觉得,写作带给您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邵丽:其实我开始写作倒是很早,二十岁就发表过小说。只是中间间断了十几年。对文学确实热爱,就是觉得放不下。我觉得写作给了我第二个人生。
张莉:看来,“写作的种子”一直在您心中生长。至于“间断的十几年”,其实是为开出醉人的花而必经的沉淀。
您说过,写作对于您“是一种倾诉的需要”。因此,不论动笔与否,心里始终有文章,放不下。而这种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已构成您生活的一部分,就像空气和水,不能缺失。正是这种发自心底的、自然状态下的“倾诉”,让您对“生命的书写”呈现出“令人震颤的文学风景”;同样,正是您无意以此换来任何声名或利益,而“只是想写,喜欢写,是一种生命本能的东西;至于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很少去想”,所以,无意插柳柳成荫,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请问,促使您创作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倾诉的需要”?
邵丽:倾诉的需要并不是作家的专利,但是客观地说,每个作家都是在“倾诉”,只是着眼点不同罢了。对于我而言,这种倾诉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质的变化。过去我是从家门到学校门,再到机关门,没真正在社会的最底层待过。后来我去挂职任副县长,看到了底层真实的情况,写作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在我的作品里有很明显的反映。
对一个作家而言,倾诉的需要其实是一种有意识、有意义的文学交流。作家的所思、所想,作家对这个社会所抱持的态度,会通过文学的路径表达出来。一个好的作家,要善于发现、体验和挖掘人性。正如周作人所言,文学的本质无非是“物理、人情”两个方面,把事物运行的道理弄通了,把人之常情想明白了,作品的厚度就有了,你的倾诉就会显示出极大的诚意。
张莉:因此,您作品的关注点之一就是“人性”。虽然这并不是一个新颖的文学话题,也绝非另类的写作姿态,但是,由于本着“一颗赤诚的倾诉之心”,您写出了独特的风景。
作为女作家,无论是观察世相,还是心相表达,都比较细腻精致,有着男作家难以企及的优势和特色。但是,有些女作家却特意回避自己的性别,倡导一种无性别写作。对于这种姿态和立场,您怎么看?
还有,虽然您更多关注的是“女性的困惑、惆怅、苦闷以及无可名状的躁动不安”,但作品中却没有女作家难以避免的明显悲喜或过度自怜自艾,而是理性和适度。这种类似男作家的平静、理性书写,有评论者欲将之归为“中性写作”,您同意这个说法吗?
邵丽:我觉得你说的“有些女作家回避自己的性别,倡导一种无性别写作”和我想说的性别不是一个概念,也就是说,从主观而言,写作时我很少考虑性别问题,至少没有明显的性别意识。
但我也不承认自己是“中性写作”,我的作品不乏女性立场和女性态度。即使像《刘万福案件》和《第四十圈》这样的作品,也是如此。不过正如你所言,我的作品确实很少“明显悲喜或者自怜自艾”,在生活中我也是如此,不是一个容易动情的人。虽然达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至少可以做到宠辱不惊吧。
张莉:关于这一点,在您含蓄却不平淡的小说语言里,可见一斑。
您被认为是“中原作家群”里的重要作家,同时也有人将您归入了“周口作家群”。您是怎么理解这一归类的?同时,您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在何种程度上与“河南”和“周口”保持着精神上的关联?
邵丽:很少想这方面的问题,尤其在写作上,我的地域特征不是很明显。但是也很难脱离中原的文化语境,所以很容易被人看出“破绽”。
张莉:这是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破绽”。就像孩子对味道的记忆决定于其七岁之前的饮食,生养您的文化语境,自然会在作品中闪现出影子。
有评论者把您的写作特色归纳为“邵丽体”,您自己怎么看“邵丽体”?
邵丽:我倒没有刻意追求过什么写作风格,就是按自己喜欢的写作方式去写,基本上都是一气呵成,最终形成了这么一个风格。很多读者和评论家也跟我谈过这个问题,说开始看我作品的时候,觉得小说还能这么写,很奇怪。但我一直坚持走下来,觉得自己还满意。
张莉:正是这份顺其自然,让您的作品以简洁、流畅的文字和纯粹利落的叙事迅速赢得了评论界和读者的认可。但是,您依然进行着小说叙事方面的尝试和探索。这种“作家的宿命和使命感”,让您的小说在不断冲击小说叙事边界的同时,成就了独特的“邵丽体”。
说到“边界”,您怎么看待中国文学的边界问题?
邵丽:我是个保守主义者,我觉得还是应该守护文学的边界。文学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和路径,它不应该承担额外的社会功能。
张莉:是的,写作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有意识、有意义的文学交流。好的文学,都是通透了“物理”“人情”两个方面,其厚度浑然天成。而作家对这个社会所抱持的态度,会通过文学的路径表达出来,从而呈现给读者最大的诚意,并引发共鸣。
在您的很多小说中,都涉及了“城与乡”的主题。除去对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您对“乡村”的关注与眷恋,这个话题多次被提及,是否和您童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有关?
邵丽:确实,这与我童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有关。其实我是典型的城里人,父母都是领导干部。但是那时候家里孩子多,父母整天忙于应付各种政治运动,很难照顾自己的孩子,于是寒暑假就把我们放到乡下外婆那里养。我觉得像我这种身份,可能比真正的乡村孩子对乡村的感受更深刻、更敏感,也更纯粹。尤其是自己的生活反复在城乡之间转换,那种因强烈的对比而留下来的印象,会影响自己的一生。
张莉:在阐述“城与乡”的代表作品《明惠的圣诞》中,您为什么塑造了明惠这样一个主动向城市献身的农村女性?在结尾处,您让她死去了。这个结局看似突兀,事实上正是困境中的明惠面对绝望时的一种选择。通过这个结局,您想表达的是什么?
邵丽:这部作品也是我“挂职系列”里的一篇,是一个比较真实的故事。只是想表现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身份的焦虑。人们惧怕城市,但也向往城市。所以,明惠的死看似突兀,其实也是必然——为了走向城市,她可以不要脸面地将自己豁出去,哪怕当妓女;一旦身份转换,成为城市人,她可以为遭受到一点小的屈辱去寻死。明惠和我的女性系列中的女主角一样,无论什么人,身份低微或者高贵,骨子里她们是向往真爱的,渴望温情,在苦难里百折不挠,她们的内心有着已知或者未知的精神的尊严。明惠的死是尊严的幻灭,也是对爱情的绝望。在这个现实的生活中,除了物质,城市不属于她们这个群体,爱情更是遥不可及。
张莉:想得到尊严,对于一个曾做过妓女的人来说,等于期盼“招安”后能够“封妻荫子”的宋江。至于爱情,本来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奢侈品。不仅需要遇到同样向往真爱、渴望温情、呵护信念的另一个人,而且要求双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与磨砺。所以,明惠的死,在某种角度上讲是注定的。而她最大的魅力,也正是勇敢地捍卫了尊严、追了美梦。
关于一剑修魔人心有善恶,修者已入魔。平凡少年没有金手指,也没有那么多的奇遇,为了求生,踏上修行之路。...
7岁刚刚失业的陈决本来有些迷茫,直到偶然觉醒了一个能加点的现实外挂,他才现之前一直在意的金钱事业爱情社会地位等等,在生命进化面前都是过眼云烟。修...
晋江VIP20240826完结总书评数87960当前被收藏数119495营养液数395419文章积分3827309056文案晚600更新,防盗30进度武周武清月万万没有想到,她上一刻还在抄起键盘跟人争辩昭仪杀女纯属胡扯,下一刻就穿成了唐高宗李治的三女儿也就是武则天那个周岁不到便夭折的女儿。好消息随身附带了个系统。坏消息系统只有一个功能,将占据的领地转化为寿命她努力张开四肢摊平,也只有半个月的寿命。武清月决定自救。后世记载,武周皇帝皇长女武德昌盛,以皇太女之尊四方平叛。西击吐蕃党项,北定突厥,南取昆明,东行渡海直取新罗。此后昭昭武周,万国来朝。武清月不管你们信不信,一开始我只是想活到成年而已(大概就是个依然没什么存在感的系统,武皇负责文治,女主负责武功)架空历史衍生向。提前排雷1作者和女主都是武皇的粉丝,不建议李弘李贤等人的粉丝来找不痛快。2有男主,涉及文中重要政治博弈,暂时不剧透,为女主事业服务,年龄比女主小。时间线不会写到生子,所以也不要在评论区问继承人。女主自己还是武皇的继承人呢。理论上来说,这本的定位是双女主,毕竟武皇的戏份很多,所以男主不出现在主配角栏了。(也可能不应该叫男主,应该叫贤后型男配?)3女主的道德观比较双标,对百姓比较有道德,官场斗争上没有,介意慎入。内容标签女强历史衍生系统爽文正剧唐穿主角武清月,武则天┃配角┃其它一句话简介我为武皇开疆拓土立意达则兼济天下vip强推奖章李清月穿越成了传闻中被武则天亲自掐死的小女儿,随身附带一个系统,能将占据的领地转化为生命值,可坏消息是,她的生命只剩下了12天。所以她只能先占大床,后抢宫殿,受封领地,开疆拓土,协助武皇开创盛世!等等,一开始她不是只想要活到成年吗?本文以鲜活生动的笔调缓缓勾勒出大唐武周的民生风貌与政治斗争,将女主与武皇的两条成长线融合其中。连贯紧凑的情节中,既有波谲云诡的权力博弈,又有相互扶持的母女亲情,落墨于盛世繁华之余,又不忘着眼民生忧哀,令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一起见证兴衰,共同成长。作品上过vip强推榜将获得此奖章...
2027年,世界剧变。披着黯蓝鳞片的巨龙登临了丹麦的阿灵厄港白昼之神乘着光之马驰骋在华夏首都的上空日本神话中的八岐大蛇以跋扈的姿态肆虐着东京市。一场面向神话怪物的战争逐渐在全球范畴铺展开来。而夏明威也被卷入了这场阴谋,手持职业序列空想家和神话序列黑悟空,身为世界上唯一的双序列持有者,他不得不应对同时来自明暗两个世界的压力和抉择。究竟是以空想家的身份站在人类一端抵御外敌还是以黑悟空的身份脚踏筋斗云矗立在天穹一角,横棍震碎那重重的阴谋,化身为最纯粹的魔鬼。...
作品简介我的财宝吗?想要的话就给你吧,去找吧!我把世界上的一切都放在那里!强行给整个世界打了一波广告的海贼王刚死,也预示着大海贼时代的来临。红叶岛上的伐木少年看着报纸上的头条新闻,表情却露出一脸的惆怅...
从另一个世界而来的陈深,接到了一通偶像剧导演的电话。本以为是让自己演偶像剧,结果是恋综。导演只提了一个要求,恋综结束的时候,一对牵手成功的都没有,那就给你一百万。于是,陈深成了恋综里的搅屎棍。陈深不知道的是,导演见他的同时,也见了另一个人。导演对她同样提了一个要求,恋综结束的时候,如果有一对以上牵手成功,同样能获得一百万。本书又名什么?全网都知道我拿钱上恋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