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豆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节 新五代史的编纂(第2页)

正文:(乾化二年)六月,疾革,郢王友珪反。戊寅,皇帝崩。

注:反,自下而谋上,恶逆之大者也。……反非一朝一夕,不能得其日,故反者皆不日。

不书崩处,以异于得其终者……以不得其死,故不书葬。

朱温生于乱世,青少年时期就是十足的流氓,赌博、酗酒、淫乱,早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晚年,猜忌心达到极点,导致众叛亲离,在与晋的争夺中,屡屡失败,进而精神日益空虚,苦闷颓废。为了发泄胸中的郁闷,一面大肆屠杀,一面纵欲、发泄兽性。他的淫乱无耻,即使在古代的帝王中,也极其罕见。

河南尹、魏王张全义,为朱温稳定洛阳一带局势、征集军需做出很大贡献。一次朱温兵败以后,回到洛阳,住在张全义的会节园避暑。十几天的时间内,强迫张全义的妻子、女儿陪他睡觉。张全义的儿子们气愤难忍,要杀死朱温,被张全义制止(宋)欧阳修著,徐无党注:《新五代史》新点校本,卷四十五,《杂传第三十三》,第558页。。

朱温对于自己的儿媳妇们,也是一个也不放过,逐个淫乱。这些儿子们(不管是嫡子还是养子)也是无耻透顶,竟然把妻子作为争权夺利的工具。养子朱友文的妻子最受朱温宠爱,朱温于是准备将他立为皇储。亲子郢王朱友珪看在眼里,气在心头。乾化二年(912)六月,朱温兵败后回到汴梁,命悬一线,准备将朱友文招来,交代后事。朱友珪媳妇张氏知道后,派人告诉了远在洛阳的朱友珪。朱友珪买通朱温身边的禁军将校,杀死朱温,于洛阳称帝。又派同胞兄弟朱友贞赶赴汴梁,杀死朱友文。

因为是儿子朱友珪派兵杀了朱温,是以下犯上的行为,因此要给朱友珪加一个“反”的罪名。

朱温不是正常死亡,所以不像写正常死亡的皇帝的历史,不写崩于哪个宫殿,也不写葬在什么地方。与此相反的可参考对于后周太祖的记载,记载了他于显德元年正月壬辰日“崩于滋德殿”(宋)欧阳修著,徐无党注:《新五代史》新点校本,卷十一,《周本纪第十一》,第135页。。

显德六年六月癸巳日,周世宗去世后,癸卯,范质为大行皇帝山陵使,翰林学士窦俨为礼仪使,兵部尚书张昭为卤簿使,御史中丞边归谠为仪仗使,宣徽南院使,判开封府事昝居润为桥道顿递使。秋七月丁未,户部尚书李涛为山陵副使,度支郎中卢亿为判官。……冬十一月壬寅,葬睿武孝文皇帝于庆陵皇陵位于郑州新郑市城北约18公里的郭店镇附近,由于周世宗一生俭朴,所以皇陵是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由于周世宗去世时才三十九岁,所以去世之后,才开始花了近四个月修筑陵墓,十一月安葬。山陵使、礼仪使、卤簿使、顿递使等是负责陵墓修筑和安葬事物的各方面官员的称呼。从驾崩到安葬,每个环节都写得非常详细,这就是史书对正常死亡的皇帝后事的记录标准。

一个字或几个关键字的有无,都包含着“微言大义”,这就是“春秋笔法”。

3.议论。欧阳发在谈及父亲欧阳修编纂《新五代史》的编写体例时写道:“其于《五代史》,尤所留心,褒贬善恶,为法精密,发论必以‘呜呼’,曰‘此乱世之书也’。”(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二,欧阳发《先公事迹》,第2628页。

许多列传的开头或结尾都有一段评论,用来表示欧阳修对所记史实的感叹,绝大多数以“呜呼”开始,以“哀哉”“可不戒哉”“可不慎哉”等结尾。

这些议论性文字是欧阳修真实感情的流露。而读者在阅读史书时,最喜欢读的还是反映历史主要人物活动的列传部分。有血有肉的书写,加上坦诚直率的评论,很容易让读者读完此文后,引发共鸣,这也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用过的笔法。

《死事传》,是欧阳修首创的史书体例。在《死事传》的开头,欧阳修写道:“呜呼甚哉!自开平讫于显德,终始五十三年,而天下五代。士之不幸而生其时,欲全其节而不二者,固鲜矣。于此之时,责士以死与必去,则天下为无士矣。然其习俗,遂以苟生不去为当然。至于儒者,以仁义忠信为学,享人之禄,任人之国者,不顾其存亡,皆恬然以苟生为得,非徒不知愧,而反以其得为荣者,可胜数哉!故吾于死事之臣,有所取焉。君子之于人也,乐成其美而不求其备,况死者人之所难乎?吾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人而已。其初无卓然之节,而终以死人之事者,得十有五人焉,而战没者不得与也。然吾取王清、史彦超者,其有旨哉!其有旨哉!”(宋)欧阳修著,徐无党注:《新五代史》新点校本,卷三十三,《死事传第二十一》,第403页。

在《新五代史》的《死节传》中,欧阳修通过严格的挑选,选写了王彦章、裴约、刘仁赡三个人。当然,欧阳修也深知,生于乱世的士人,能够像王彦章等三人一样的死节之士,委实太少;如果都用死节的严格标准来要求乱世的士大夫,天下无士矣!

但是,也不能因为是乱世,就抛弃了儒家仁义忠信的理想和追求。以苟且偷生为当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乱世中的五代,这样的士人太多了。

《唐六臣传》第二十三,记载的是唐代晚期的朋党之祸及在后梁的余音,在该传的末尾,欧阳修就朋党之祸大发感慨。

“呜呼!始为朋党之论者谁欤?甚乎作俑者也,真可谓不仁之人哉!……当汉之亡也,先以朋党禁锢天下贤人君子,而立其朝者,皆小人也,然后汉从而亡。及唐之亡也,又先以朋党尽杀朝廷之士,而其余存者,皆庸懦不肖倾险之人也,然后唐从而亡。夫欲空人之国而去其君子者,必进朋党之说;欲孤人主之势而蔽其耳目者,必进朋党之说;欲夺国而与人者,必进朋党之说。……故其亲戚故旧,谓之朋党可也;交游执友,谓之朋党可也;宦学相同,谓之朋党可也;门生故吏,谓之朋党可也。……呜呼,朋党之说,人主可不察哉!《传》曰‘一言可以丧邦’者,其是之谓与!可不鉴哉!可不戒哉!”(宋)欧阳修著,徐无党注:《新五代史》新点校本,卷三十五,《唐六臣传》,第430—431页。

欧阳修的仕宦生涯中,几次被政敌扣上“朋党”的大帽子,因而被贬官,饱尝政治欺凌之苦。庆历新政的关键时期,保守派又一次以结党营私的罪名,攻击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欧阳修写了《朋党论》一文予以反驳。仁宗将欧阳修的这篇宏文发给朝臣,让朝臣们在朝堂上进行讨论,以改革派居多的朝臣自然是拍案叫好。最深莫过帝王心,一片叫好声过后,仁宗皇帝倒吸一口凉气。一听“朋党”二字,他就高度警惕,就吓昏了头脑,更不会去仔细辨析二者的区别,反而愈益相信保守派的诬蔑之词。

欧阳修的此番感慨,不仅是对汉、唐朋党之祸的沉痛反思,更是对自己及同道者受迫害后的呐喊,也是对大宋国运的担忧。

4.《新五代史》的评价问题。欧阳修对此书甚感满意,但他也深知其中或有许多篇章和评论易引发争论与事端。尤其是体例方面,和薛居正等编撰的《旧五代史》比起来,虽然有些创新,但是缺少了历法、五行、礼、乐、食货、刑法、选举、职官、郡县等志。和他参与编写的《新唐书》比较起来,缺的更多,少了仪卫、车服、历法、地理、选举、百官、艺文、刑法、食货等志,内容基本上限定在宽泛的政治领域。作为一个时代的历史,自然不够全面,厚度和宽度都远远不够。当然,如果以欧阳修一人之力,把这些方面的内容全编进去,肯定不行。

实事求是来说,欧阳修虽是北宋仁宗年间的文坛领袖,道德感非常强,不过以史学家而言,严谨性则不够,而历史条件的限制,更强化了这一缺陷。《新五代史》面世后,自吴缜《五代史纂误》以降,历代为其挑错者不胜枚举。

正因如此,除了十国部分,《新五代史》在史料上的增补有限,多据《旧五代史》改写,不过这些改写多有不符合史文本意的地方,甚至不乏张冠李戴之处。

史学家刘攽认为欧阳修没有完全继承先秦史家“善恶必书”的优良传统,他举了《新五代史》没有为韩通作传的例子。

韩通,并州太原人,后周时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陈桥兵变的消息传到东京后,正在早朝的韩通作为在场的级别最高的军事长官,连忙跑出朝廷,骑上拴在外边的战马,准备组织军队抗击兵变的部队。路遇赵匡胤手下的军校王彦升。王彦升策马追赶韩通,将韩通杀死,随后又杀了其全家。赵匡胤后来知道此事后,严词责备王彦升,后又下诏追赠韩通为中书令,并以礼收葬。

赵匡胤这样做的目的,自然还是从儒家忠的观念出发,认为韩通的行为较之陶穀等人,值得敬佩。但是,赵匡胤对韩通又有畏惧的一面。当初二人都是周世宗的心腹爱将,地位相等,而自己却黄袍加身,欺负孤儿寡母。如果过度表扬韩通,反而会置自己于非常难堪的局面。欧阳修自然非常了解赵匡胤的这种心理,所以索性不写,以免节外生枝。

陶穀,后周重臣,翰林学士。陈桥兵变后,赵匡胤要在东京举行所谓的“禅让”原始社会后期部族联盟的首领由众氏族部落推举担任,后称为禅让制,相传尧舜禹三代传承都是通过此种制度实现权位的更替。仪式,刚要找人去写“禅让”诏书,在场的陶穀赶忙从怀中掏出几张叠得整齐的纸,然后说道:“我来之前已经在家写好了。”(元)脱脱等:《宋史》卷二六九《陶传》。赵匡胤虽然用了他写的“禅让”诏书,但骨子里看不起他,鄙视他这种无耻透顶的行为。

陈寅恪虽批评欧阳修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上立论,未能探求具体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渊源,但对欧阳修所编《新五代史》还是持正面的肯定的立场。“欧阳永叔少学韩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记》,作《义儿》《冯道》诸传,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匡五代之浇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陈寅烙:《寒柳堂集·赠蒋秉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新五代史》的风行,主要由于欧阳修的社会影响要远远大于薛居正,再加上《古文观止》等书的宣传《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是为学生编的教材,康熙三十四年(1695)正式镌版印刷。该书中仅欧阳修的文章就收录了十三篇,包括《朋党论》《纵囚论》《释秘演诗集序》《梅圣俞诗集序》《送杨序》《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宦官传序》《丰乐亭记》《醉翁亭记》《秋声赋》《相州昼锦堂记》《祭石曼卿文》《泷冈阡表》。。其中《伶官传序》一篇还曾入选过中学课本。

《新五代史》面世后,有人将其与《旧五代史》进行比较,自然是赞扬者多,批评者少。当时仅有吴缜的《五代史纂误》一书对其提出批评。这种现象的出现,自然和欧阳修当时的社会地位及知名度有关,更重要的则是《新五代史》一书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和北宋及其以后的历代统治者保持了高度一致。

5.《新五代史》是否贬低钱惟演。欧阳修政敌的后人杜撰说,欧阳修于洛阳生活时期,即使在新婚蜜月,仍然公开和艺伎在一起,过着放荡的生活,钱惟演劝欧阳修注意点,但是,欧阳修却怀恨在心,在写《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部分内容时,痛毁吴越国的历史,又在《归田录》中记载了钱惟演的几件事,皆非美谈。

如果仔细阅读《新五代史·吴越世家》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会发觉欧阳修的确对吴越国历史的评价不客观,贬低的成分多一些。但原因并非上文所述。不管是在《新唐书》还是在《新五代史》中,欧阳修都高举道德的皮鞭,对割据类政权及其主要人物,大多予以鞭笞;对于和他关系很好的钱惟演祖上的历史,也没有格外开恩。

热门小说推荐
仙丹给你毒药归我

仙丹给你毒药归我

陆景发现,有时候这身体里的真气太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穿成修仙界的凡人公主后我登基了

穿成修仙界的凡人公主后我登基了

简介关于穿成修仙界的凡人公主后我登基了姬晚一觉睡醒,穿成了不受宠爱的残疾公主,开局就被赶到了偏远的边境。遇到传说中的‘修仙者’修仙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厉害的很,杀死凡人跟踩死蚂蚁一样容易。姬晚心态崩了,她是和平世界来的好孩子啊!!!边境苦寒,姬晚看着瞧不起自己的宫女,威胁自己去杀了‘修仙者’的侍卫长,心中欲哭无泪自从姬晚来了青石州以后,整个世界都鸡飞狗跳,百姓们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都能直起腰板了再后来,他们从原来的‘区区一介凡人’变成了‘人皇姬晚治地之下惹不得的子民!’...

三国大逃杀

三国大逃杀

简介关于三国大逃杀陈慎死后,穿越到了三国。好消息是,完成任务后,他就能有个新身份,再次回到前世。怪消息是,同样的人还有那么十几个。这是穿越者们相互竞争,也是原世界角色明辨忠奸。这是比拼能力和运气,也是比拼良知和底线。这是一群人,在汉末三国的精彩篇章。...

顶流奶爸带崽上娃综后双双爆红

顶流奶爸带崽上娃综后双双爆红

简介关于顶流奶爸带崽上娃综后双双爆红一段国风舞,一原创歌,顾霖夺冠成为顶流。他从不演和女演员有感情戏的角色,热衷于各种大反派,魔君九尾狐妖神吸血鬼仙君拍了一部灵异电影后,他拥有了诡异的能力,能看到异常的事物,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还好接了一档亲子综艺,被素人女儿治愈了。转世之门遭遇破坏,需要人修补,六岁的花灵灵被选中。任务拯救即将黑化的大反派,阻止轮回门崩坏。小灵灵,目标人物已出现,你的爸爸。花灵灵眼前出现未来两年会生的事,因为这档节目没有拍好,很多人黑他们女儿不可爱,爸爸没父爱,最讨厌这一组更多黑料被扒出极端的粉丝认为男神会滑铁卢是因为扫把星灵灵,害死了灵灵!爸爸自责,黑化他出现了反社会人格,导致轮回门碎裂破灭。花灵灵握紧小拳头誓我要让粉丝们喜欢我接受我,不要做出伤害我和爸爸的事情!我一定好好表现!为了实时了解轮回之门的修补情况,地府开启直播间抽到卡片,女儿捡垃圾养爸爸!抽到卡片,女儿卖力吆喝!崽崽我要努力挣钱钱养爸爸!直播间观众又骗我生女儿!嗷嗷嗷!追星更痴狂,众诡粉集资千亿冥币,只为给她打榜!新诡一脸茫然,地府放着她的歌,众诡都在追她的新剧活着追的星,死了继续追!...

重生校园:学霸女神,宠上瘾

重生校园:学霸女神,宠上瘾

gtp1tgtdivnetkquot1tgtahrefquotbeginquot1t立即阅读gta1t...

我以琴,遥指仙之巅

我以琴,遥指仙之巅

简介关于我以琴,遥指仙之巅(传统修仙无cp大女主女强不圣母升级流)紫凰城遭逢劫难,少城主桑梓重生到下界九州。从此她双眼覆白绫,手执紫凰琴,踏遍九州,寻得仙路,直上云霄。修仙慕道,逆天之行。忘尘世,了煎熬。只为蜕形真去,升入大罗天。(成长型女主,不喜误入)...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