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陶砚瓦的家在鼓楼外大街黄寺北边,靠近三环一个小区,是个高层建筑。他入伍后有10年以上是在陆军第187师,和杨雅丽也是在187师时认识的。他分的房子恰好是在18层7号。
陶砚瓦不迷信,是个地道的无神论者。这个房号也不是他挑选的,但他也隐隐感到不可思议,这种概率应该是太小太小了。人生冥冥中也许真有什么未知力量,时常和人们开些小玩笑?
北京城就象数学课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长安街及其东西延长线为水平方向的轴或称横轴,从永定门往北,经正阳门、天安门、故宫、景山、地安门、鼓楼、钟楼,到安华桥,为垂直方向的y轴或称竖轴,北京人称为中轴。它们的交叉点即为天安门。心里有了这个坐标系,在北京怎么转也不会迷失方向。
鼓楼外大街就被称作中轴路,再向北就是举世闻名的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公园。这条线因经过天安门和故宫,被人们称为“龙脉”,又是上风上水,从风水学上讲,极受推宠。沿线的房价也高于别的地方。
路上,杨雅丽发来一条短信:“带根葱上来!”
陶砚瓦进了小区,把车停好,就去北面菜店里买葱。说是菜店,其实是菜贩靠北面小区的南墙搭了个简易棚子。生意奇好,居民们都图个近便。
见他手上举着一根葱进来,杨雅丽嗔道:你倒是真听话,说让你买一根你就买一根。
陶砚瓦问:孩子们呢?
“估计得踩着点儿到家。”杨雅丽手里包着葱说。“年轻人还不是想单独呆着,咱们年轻时还不一样”。
望着妻子在厨房专注着忙碌着,陶砚瓦心里突然一阵凄凉。
杨雅丽父母都是北京铁路局职工。说是北京铁路局,其实是在张家口。父亲是唐山滦南县人,母亲是北京人。她是家中长女。当年她出生在北京铁路医院,就把户口上在北京姥姥家。她弟弟杨雅江小她两岁,户口也上在北京。可知五十年代北京的户口并没有严控。小妹杨雅燕六十年代初出生,户口在张家口,估计应该是北京户口不容易上了。
杨雅丽当兵,是靠舅舅吴三羊。当时她高中即将毕业,正面临下乡,姥姥听说后坚决反对,说谁让这孩子走就跟谁急。还没等毕业,就提前到学校把这话撂下了。杨雅丽还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虽心里不愿意走,但也不敢公开拒绝。那时学校也得按政策办事,他们岂能擅自留人?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舅舅吴三羊突然出现了。
吴三羊时任6军电影队长。电影队长官不大,但位置特殊,再加上他长袖善舞,很会办事,混了个好人缘。军首长也经常委托他办一些私事。这次来京就是首长让他来接一个女兵。他抓住机遇,赶紧说:首长,我有个外甥女也想当兵。首长说:好,你一块儿带来!
杨雅丽白天上了一天课,放学前只偷偷告诉了班主任老师,当晚就跟着舅舅踏上去山西太原的火车,第二天就把她放在榆次187师医院,开始了新兵训练。
那时还没有兵役法,部队征兵实际形成了主次两个渠道:主渠道是通过各地武装部征的兵,次渠道则是部队自己直接接收的兵,往往是先当兵再办手续,俗称“后门兵”。后门兵从70年代初开始浮现,到70年代末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才逐渐消歇。那时还没有“腐败”一说,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怎么会“腐败”?只有“不正之风”。走后门就属于不正之风。社会上对后门兵意见颇大,军队也叫喊要堵后门,但反了没几天,据说有高层领导讲:当兵是为了保卫国家,从前门进来的也有坏人,从后门进来的也有好人云云。于是就此打住,从此相安无事。
上山下乡固然苦,当女兵其实也一样很辛苦。按规定长城外的部队才能发皮大衣,长城内的部队都是发棉大衣。但榆次那边冬天很冷,穿棉大衣都能冻透。女兵和男兵一样早操,晚上还拉紧急集合。入伍前半年,杨雅丽几乎每天夜里自己躲在被窝里哭。她想姥姥、想弟弟、想老师和同学们。
直到她认识了陶砚瓦。陶砚瓦原在561团当兵,后到师宣传科做战士报道员,又到宣传队提干当了副连级创作员。
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中国到处都有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但全国第一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诞生于陆军第187师。
187师是一支英勇善战、战功卓著的部队,也是一支重视文化,重视文化人的部队。抗美援朝回国后,187师驻地在河北邢台。1966年月8日凌晨邢台的隆尧县发生68级地震;月日下午宁晋县又发生7级地震,两次地震亡8064人,伤8000人。周恩来总理三赴灾区视察,187师全力参与救灾,并组织官兵走村串户宣传毛泽东思想,用毛泽东思想战胜灾难。这种形式被周总理称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从此军地纷纷效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遍布全国。
陶砚瓦是连队出来的,有兵的生活和情感,在宣传队里主要负责文字创作,有时一台晚会的内容几乎全是他写的。电影队的放映员杨雅丽原以为此人是个老头子,后来看他瘦骨嶙峋,老气
横秋,也以为他应该是已结婚生子了。随着进一步了解和感情增进,他们最后就变成了一对恋人。
他们真正走到一起,经历了很多坎坷。先是杨雅丽的父母、舅舅舅妈不愿意。后来姥姥见了陶砚瓦,说:这个学生很好,懂事儿。杨雅丽说:他家是河北农村的,说不定我要跟他回老家。姥姥说:嫁鸡随鸡,他去哪里你去哪里。姥姥一个字不认识,但具有一言九鼎的威望。于是谁都不再反对。
准确讲是没人公开反对了,但还是有些疙疙瘩瘩。杨雅丽先退伍回京,陶砚瓦远在榆次,两人仅靠信件联系,几乎是每周一信,而且洋洋洒洒。好在陶砚瓦是做文字工作的,信纸不用自己买。这些信大部分至今还保留着。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仅收入两人信件15封半,陶杨通信在数量上文字总量上绝对大大超过鲁许。
然后是结婚、儿子出生。杨雅丽一个人在北京,父母、公婆都指望不上,期间艰难困苦,难以尽述。送走她至亲至爱的姥姥,送走她生身父母,送走她牵肠挂肚的公婆,又把亲生儿子养大成人,当年的青春风采早已不复存在,她已经是一个领取退休金的老大姐,是陶砚瓦的真正“老伴儿”了。
她目前挂念的,是儿媳什么时候怀孕,她能否有力量帮着带。她早把老家给的好棉花攒下来,足够缝制五个孩子的小被褥和小棉衣。
陶砚瓦心想: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跟了你,一个北京女孩儿跟了你,一个飒爽英姿的女兵跟了你,一个小妹妹跟了你,整整0年了,她幸福吗?她满意吗?她委曲没有?她失落没有?当你受人非议时她挺身而出为你辩护;当她发现你身上的毛病时会单独提醒敲打;当你心情不好时她好言相慰,当你身体不佳时她细心照料,当你父母生病你却无法回家时她只身赶往老家代你行孝,老家的乡亲们都夸你取了个好媳妇,陶砚瓦啊陶砚瓦,你何德何能配上她!
陶砚瓦心念及此,不由得泪水潸潸流出。
“你别楞着了,快和面吧!”杨雅丽喊道。
“好,好,和面。”陶砚瓦嗫嚅着,赶紧到卫生间擦脸洗手。
晚饭很温馨,儿子陶家柳、儿媳陈芳华都讲了祝福的话,儿子还说等金婚时再聚,儿媳说等钻石婚时再聚。钻石婚是80周年纪念,那时这一家人分别是106岁、10岁、80岁、78岁。假如这个宏愿可以实现,应该有第三代第四代甚至第五代了吧?
一家人憧憬着,说笑着,沉浸在幸福里。
是夜,陶砚瓦填词《御街行结婚卅载家宴》:
算来已享珍珠誉,三十载,诚非易。同肩风雨共鬐虹,岁月如歌如曲。恰良霄到,饮杯中酒,相视谙其味。
金婚能庆追钻石,体两健,心双契。儿媳闻道喜颜开,先定彼时欢聚。若苍天许,遂鹪鹩志,重把芳樽举。
写毕,他给几个诗友群发了一条短信,说是请他们指正,实际更想让他们分享快乐和幸福。(未完待续)
简介关于穿越后儿子科举她写话本(无系统,无金手指,无极品,无cp。)李遇很厉害。小时候留守生活使她更渴望家,更渴望过上财富自由的生活。后来她凭自己努力写小说终于有了自己的小房子,小车子。李鱼很倒霉。小时候失去亲人成为孤儿的她,长大后嫁给了村里林家二小子,眼看日子过得去了。却在23岁的时候守了寡,自己一个人拉扯大四个孩子。好不容易孩子大了,她被磕到了头,人给磕没了。当李遇成了李鱼又当了奶奶该怎么办呢?她不是轻易认输的人,所以她写话本,帮助支持儿子做生意考科举,教女儿手艺。(无cp,家长里短,慢节奏。)一句话,就是成为古代的话本大神...
简介关于女尊穿越千年来爱你洛书某天因喝的太多,突然开始了一个奇怪的梦,直到有一天梦里的人意外去世,她的心动摇了,在一个道长的帮助下她来到了梦中之人的世界,还有一个十分给力的金手指。她就想陪着他,尽自己所能让他平安的度过这一生。殊不知,他只是自己的执念而已。...
简介关于农门福星靠种田家致富江小花一朝穿越到大青山村,没有金手指,只有家长里短,看她如何带领大家家致富,并穿越千年遇到她的所爱,成为他的心尖宠。...
简介关于惊!弃妃劈腿战神后只想种田Vs时逢战乱,大燕国分崩离析,民不聊生。火系女魔头风染画穿越到古代,被强行盖官印文书,充当军妻,婚配邋遢军汉。可笑的是掳她至边关,随意安排婚配的竟是原身相公韩王。她势要把绿帽子进行到底,放下豪言,收集天下美男来种田。自此,她带着一双儿女,手持一本破书穿梭九方秘境收集粮种,开启制火药土炮弹炼铁铸刀剑种植五谷药园修建城堡。男二元野神色淡漠却又隐着病态的偏执可就算我不能得到她她也不能是别人的,不能。男三越牧云风淡云轻你我婚约乃长辈定下,彼时,你还未出生,切不可因此事扰了心神。我就陪着你建城御敌,教化荒民。谪仙一般的清冷韩王像个无赖般娘子,我这秧苗插的多齐整。娘子,我新挖的鱼塘有五亩地。娘子...
简介关于代母休夫!异世归来后嫡女杀疯了因为一个预言,穆染歌被人换命了!一朝被穿越女夺舍,她被迫穿到异世漂泊了七年之久。直到穿越女被亲妹和嫡母设计害死,她才有机会换回自己的命格。涅盘重生归来,睁眼却被父母和妹妹送上了断头台。彼时她才知道,原来生她养她的嫡母根本就不是自己的亲娘,而是二十年前就被凤家除名的双生孽女。恶毒姨母竟以假乱真霸占主母之位多年,凤浅刚睁眼就杀疯了!这回,凤家祖上留下的丹书铁券不会救穆家任何一人,而是被她用来换取了一纸休书。你以为是换她与渣男的婚书?不,是天之骄女代母休夫!母族被迫抄家流放?左手王府,右手国库送族人低调出京。不料刚扭转死局,却现穿越女死前给她埋下了巨雷,还妄想利用情蛊血咒术来控制她的身体?原来穿越女夺她舍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阴谋又如何,且看预言中那个凤逆天下的天命凤女会如何反杀!七年异世涅盘,嫡女归来时,轻舟已过万重山。看着早已杀红眼的巾帼美人,某腹黑死对头挑眉勾指小野猫,过来给你顺顺毛。美人蹙眉喂!说好了只是合作,老是眉来眼去做什么?死对头却笑因为本王觊觎你已经很久了。...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来大明第十年,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燕王府中,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时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标薨。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朱棣可恶至极!没想到竟是本王亲手送他上位。朱元璋老四是个好孩子,把大孙给咱送来了。朱英日月光辉之下,皆我大明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