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教育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都是热门话题,尤其是在新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生活中经常能听到国人吐槽现行的教育制度,可前不久,听说英国还要向中国教育“取经”。可见,各国民众对教育问题都感到很茫然。
教育问题很复杂,它受国民素质、国家经济实力、民族文化、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教育有了问题,就不能期待短期内得到解决,需要有识之士群策群力,多讨论,多试错,多总结,多学习,多借鉴,这样才能让教育逐步走到正确轨道上来。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今天我在这里浅谈三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不要急躁,沉下心来做教育。
当下社会发展太快,人们被改革开放的洪流裹挟着,有时很难停下脚步。而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恰恰与教育规律相悖。苏轼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稼说送张琥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之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作者以种地作比,然后再谈做学问。越有钱的人,越不缺粮食,也就越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庄稼的成熟,所以秋天收获满满;越穷的人,越缺吃的,就越盼望着收获当年的庄稼,这样就导致庄稼还没有完全成熟就被提前收割了。我们当下的许多家长就像缺粮食的农民一样,恨不得让孩子十岁变成梵高,十二岁变成贝多芬,十四岁变成马云……作者在第三段中说得很好,我引伸翻译一下:弹簧被压得很弯了再弹开最有力量;水在容器中装满了才往外流;弓被拉满了箭射出去才飞得足够远。不言而喻,人储备了足够的知识才能有大作为。
说到这儿,想起在我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可笑的故事。记得小学二年级时,考试出的作文题是看图作文。那张图其实是教材上面的,可是由于老师忙于家务,没有讲过,我们也不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试卷打开后,我们顿时脑洞大开,挥笔乱写。图的主题是少先队员们在领导的带领下慰问军属,可现在回忆起来,二年级的时候我似乎还不大知道什么是“军属”。只记得画面上的场面和我们东北春节时扭秧歌的场面差不多,于是我将作文的主题定格在扭秧歌上。图的中心位置是一对老年夫妻接受少先队员献上的鲜花。当时无论试卷还是教材上的图都是黑白的,没有颜色。于是我写道:“少先队员为老奶奶献上一朵红花,为老爷爷献上一朵白花。”回家后向妈妈汇报考试情况,妈妈说死人了才献白花,给老爷爷献的也应该是红花。这个常识二年级的我并不知道。我当时那样写的根据是生活中女人穿衣服都穿颜色鲜艳的(那时很多女人爱穿红颜色的衣服),而男人不是穿灰色的就是深蓝色的,所以我认为不应该给老爷爷献红花。
您看这个故事一定会觉得很可笑。现在回想起来发生在三十五年前的孩提时代的事自己都觉得好笑。可是我们细想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我只所以写少先队员给老爷爷献上一朵白花,其原因是缺少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可小学阶段的孩子就是处在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在这个阶段你不让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而是期待他们上几节作文辅导课,然后写出一篇好文章,这现实吗
我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体制是私塾制。学生成天捧着四书五经不知所云地背诵,然后在生活中逐渐体味圣贤的思想精华,等阅历足了,年龄长了,好文章就出来了。相比之下,建国后从苏联引进的这套教育模式,先让你学一个单元的散文,最多也不超过五篇文章,然后就让你写一篇散文,这显然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苏轼在上面文章中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有道理的,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累多了,人的头脑中必然会有思想;有了思想,看到现实中的事,这个人必然感到不吐不快,于是,好文章自然就出来了。这就是“流于既溢之余”。
二、多动脑筋,另辟蹊径做教育。
做教育最怕墨守成规,上课最忌枯燥无味。有多少地理老师上课给学生讲得昏昏沉沉,有多少物理老师给学生讲得晕头转向。同样一节课,同样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老师讲起来效果绝对不一样,其中的诀窍就在于授课者动没动脑筋。比如对乘法的认识。
小学生最开始接触乘法的时候,有些笨孩子理解起来很吃力。我们不妨想个办法,先教孩子唱歌谣。
一只青蛙一个头,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腾”一声跳下水。
两只青蛙两个头,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腾扑腾”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个头,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腾扑腾扑腾”跳下水。
……
这样先勾起孩子的兴趣,然后告诉他们什么是乘法,再通过比赛的形式唱歌谣,孩子也就逐渐认识乘法,进而对乘法感兴趣了。
三、引导启发,授人以渔做教育。
我们探索教改许多年了,可是许多老师还是以灌输的形式在授课,偶尔改一下,也是在上级的要求下“换一下汤”,并没有本着探索的精神去“换药”。
比如说历史老师讲法国大革命。有的老师会站在台上背着手流利地给你讲法国大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历史意义,然后做好书后习题让你背。有的老师小改一下,在黑板上出几个问题让你去书中找,然后作答。可是,如果我们动动脑筋,换个思路,你看会得到什么效果。
我们不妨建议学生课后读一下大仲马的小说《红屋骑士》。因为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小说中的情节和法国大革命是息息相关的。由于学生不了解这段历史,所以书中有些情节他们就看不懂。这时如果由历史老师针对小说提出阅读题,让学生去找有关法国大革命的资料来回答这些阅读题,那么这样一来,您说学生对法国大革命的认识会是在一个什么层面上呢让学生对新的知识点产生兴趣,进而主动地去探寻,这就是“授人以渔”;而一味地灌输,当然就是“授人以鱼”了。
其实,不论我们教的是哪一科,都要沉下心来,探索本科的教育规律,开动大脑,不断创新,摸索实用、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好新时代的人才。
简介关于公主嫁到,将军莫逃全能军医穿越成小国公主,一去就要和亲,据说对方还是个冷面战神,祸了她的国,还要嫁他为妻!?所幸嫁过去三年,双方面都懒得见,那正好,她一个全能公主,可以安心展展事业,家致富,行医救人,建医院,开学堂,办舞厅,顺便游游山,玩玩水。诶,不对,好像还一不小心,撩到她的冷面驸马...
三年婚姻,痴心托付,她处处示好,换来的却是他的冷漠跟无视。可许知意不在乎,因为她深爱着陆决。旗袍设计稿件被盗,抄袭污名滚滚而来,白月光的设计下,她被逼入绝境,他却只想拿钱了事。深爱沦为笑话,许知意终于认清事实,陆决不爱她。抹干眼泪,许知意写下一纸离婚协议,悄然离开。三年后许知意作为旗袍设计传承人高调回国,身边优秀爱慕者无数。冷清绝爱的前夫却把她困在洗手间的门口,咬着牙根,许知意,你是我的!许知意淡然一笑,后退一步距离,眸色冷淡陆先生,我们离婚了。男人眼眶微红,手指轻戳着许知意的心口,低声微哑,许知意,你没有心。天价二婚妻...
简介关于带着空间穿越而来的毒医太子妃别人眼里性格懦弱无能的尚书府嫡女一场大病之后,能医能毒,能歌能舞,带母亲离开宠妾灭妻的尚书府,为母亲找到多年爱人,当一切阴谋大白天下之时,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能怼能打,当尚书府回到原型时,昔日懦弱的嫡女已携太子一统天下...
林默儿带着小萌龟与小黑蛇重生了,前世的她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叛逆顽劣,还误把白莲花当亲人,殊不知,她一直都是某个老干部甘愿捧在手心的宝,再次睁眼,有些人的命运是不是该改写了同样重生的某个老干...
种田甜宠一个小炮灰,带着一个随身空间,穿越到了水浒的世界,不想打打杀杀,只想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小日子但先第一个难题就是,怎么从血溅鸳鸯楼的副本中逃生出来二郎,你喝了我的酒,吃了我的东西,能...
李浚川下班回到家,从电脑打开一直在玩的回合制游戏,照往常一样开始了钓鱼,却突然现屏幕右下角多出了一个具现按钮!点开鱼篓看了看刚钓上来的赤鲤,李浚川试探性的点了下具现,一条大鲤鱼忽然出现在电脑桌上,并且跳起来狠狠给了他一个大逼斗电脑里的游戏突然连通现实了...